|
|
|
|
|
|
|
| 2013-01-19 第03版:国内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郑哲敏王小谟获国家科技奖 |
|
| 作者:
吴晶晶 顾瑞珍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767 |
|
|
|
 |
| 1993年,郑哲敏参加美国工程科学院年会 |
 |
| 王小谟院士在办公室(2011年5月摄) |
|
|
|
|
|
|
郑哲敏院士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吴晶晶顾瑞珍)郑哲敏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济南。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至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哲敏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他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倡导建立了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 在地下核爆炸效应的研究中,郑哲敏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为我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作出贡献。他带领团队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为我国相关武器的设计与效应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力学基础。他还开辟了爆炸加工、瓦斯突出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难题。王小谟院士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顾瑞珍吴晶晶)王小谟,男,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金山,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 王小谟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5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王小谟先后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为我国国土防空网的建设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国内率先力主发展国产预警机装备,提出了我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构建了预警机装备发展体系,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实现了国产预警机事业的跨越式和系列化发展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使我国国防实现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跃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