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12-08 第06版:文化星空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莫言小说的“乡土味儿” |
|
|
|
|
|
|
刘巍 莫言小说中的“乡土味儿”即“乡土意识”作为他小说的一个明显标志,被世人所公认。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故乡高密县为创作原型,他在创作中,为了作品本身的需要,他笔下隐喻的故乡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他的小说里的人物丰满而充实,在不同的小说中被赋予了乡村思考和人民大众价值观的普遍意义。 作为现代乡土小说的代表,莫言将小说置于纵向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一种最具乡土平民的视角表达对乡土中国苦难的体验与感同身受。他的小说从民间最底层走向对生命观、历史观、生活观的探究,用特有的乡土性特征进行分析,透露着强烈的乡土意识和对故乡朴实的热爱,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现代文明束缚的怒怨和批判,对乡村小农思想愚昧与现代文明之间冲突的担忧和深思。 莫言的乡土情结是复杂的,在爱和怨的情感中,无法解脱,但他始终融入在乡土之中,“驻扎”在民间,将底层最真实而丰厚的情感渗透在他的诸多作品之中,这是他乡土小说独特之处的来源,那些鲜活的人物和事件从而也构成了他作品的独特魅力。《红高粱》中爷爷和父亲的原型,《生死疲劳》中蓝脸的原型,《白狗秋千架》中的大白狗等都来自莫言生活过的故乡和他关注的乡土味道。他笔下的乡土小说不仅仅是描写低矮破旧的茅屋、干涸的河流,更是中国乡村的一部变更史,引发我们对乡村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思考与解读。乡土和民间是最真实的,没有任何修饰。 女性作为乡村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在莫言的小说中,乡村女性一直是他写作的主题,女性的爱情和婚姻一直是他所关注的。在中国式乡村价值观的统领下,莫言始终为乡村女性的人生命运在呼喊,乡土气息的女人一直是莫言小说里浓墨重彩的地方。 对于这份乡土味,莫言是热爱的。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爱农民之爱,恨农民之恨,骨子里始终与农民心手相依,莫言用东北高密乡的山川河流、杂粮五谷、左右乡邻续写着每个人物命运,演着着备受世界关注的“乡土味儿”!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故乡,这样的家园,对于养育了他生命的这片土地,莫言在浓郁而深邃的乡土情节中,用热爱土地的深情升华成了一幅关于乡土的画卷,写就了一部民族繁衍的史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