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5-07 第04版:奋斗者的幸福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女企业家何玉兰: |
为公益而生的爱心大使 |
|
作者:
记者 唐劲梅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2248 |
|
|
|
 |
当地群众常到何玉兰建立的福利服务中心健身。 |
 |
何玉兰(右)继承了母亲乐善好施的品格。 |
|
|
|
|
记者第一次见到何玉兰,是在一次随玉林总商会到防城港市考察的活动中。在一行玉林大企业家里,别人说起生意经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只有何玉兰介绍自己时绝口不提生意之事,只说“生意我不是太会做,我最爱做的是慈善”。何玉兰有一个心愿,就是在北流新建一家社会福利中心,让无依无靠、居无定所的人们有一个家。她还表示,愿意为这个项目奋斗终生。 一场大病 让她转型成为女企业家 何玉兰身上有许多标签:北流市梵煌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玉林市玉商总会副会长、广西女企业家常务理事、北流女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2017中华领航劳动者、杰出爱国公益人物、全国雷锋文化联盟北流志愿服务团团长……作为一位女老总,何玉兰虽然做生意时雷厉风行、敢做敢拼,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但生活中的她却给人性格爽朗、乐观爱笑、亲切随和、乐善好施的印象,像一位亲切的邻家大姐。 今年已过50岁的何玉兰出生于北流市北流镇,从小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中长大,性格却独立而淳朴。父亲生前经商多年,让一家人过上了不错的生活;母亲一向乐善好施,经常把自己身上的钱捐给无家可归、食不裹腹的人们。父母善良敦厚、乐于助人的品格从小就影响着何玉兰,让她对不幸的人们一直怀着一颗怜悯乐助之心。 2013年10月的一天夜里,何玉兰睡着睡着突然从床上掉了下来,被惊醒的她感觉身体僵硬、手脚麻木、浑身无力。第二天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看她体格健壮又检查不出具体毛病,因为床位紧缺,便在她留院观察一个月后劝她回家休养或到南宁的医院再进一步检查。何玉兰心里放不下工作,但身体又吃不消忙碌工作的重压。后来,在南宁一家医院再次检查,医生让她立刻住院治疗,并表示她可能以后都不能再干重活了。这意味着何玉兰将从此丧失大部分劳动力,这一拳重击让她一瞬间差点崩溃。幸好住院期间很多亲朋好友及同事们都纷纷到南宁探望并鼓励她,在配合治疗了近一个月后,乐观坚强的何玉兰病情渐渐有所好转。 生病期间,想到自己今后可能再也无法胜任单位高强度的工作,何玉兰毅然从单位辞职,一心一意全力配合治疗。随着身体慢慢康复,她凭着家族的生意基底,开始走上了一条全身心投入商海的创业之路。何玉兰不仅继承了父母的善良品格,在做生意上也颇有父亲善经营、谋商略的遗风。 一手经商一手公益,誓为公益而奉献 2013年,由何玉兰创办的北流市梵煌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从深圳聘请装饰工程设计团队。由于诚信经营、品质过硬、口碑良好,不久后,公司业务便扩大发展为精装、设计、产品销售等综合型装饰一条龙服务。 在业务开拓上,她率先在北流开创了一个新思路,即与5家银行携手合作,由合作银行办理信用卡家装贷款业务,为广大购房业主提供无抵押、零利息家装贷款。这一举措切实解决了新购房住户在装修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帮助他们实现拥有温馨新家的梦想,让企业、银行、业主共同受益,何玉兰的公司也因此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数年时间,何玉兰便完成了从一名公务员到企业家,再到具有雄厚资金、技术力量公司董事长的转型,生意也从设计装修拓展到了旅游、金鲤养殖等领域。 随着生意蒸蒸日上,拥有较好经济实力的何玉兰也频频出现在各种公益活动上。她不仅逢年过节带上礼物到光荣院、蒲公英之家等福利机构看望老人和孩子,而且凡是市、县企业组织或政府部门举行的公益献爱心活动,她知道之后都踊跃参加,并向孤寡老人、残疾儿童、希望工程、抗战退伍老兵、困难老党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慷慨捐款、捐物。在她的办公室,关于扶贫攻坚、爱心女企业家、爱国公益人物、妇女儿童慈善突出贡献等的各种证书、奖杯、奖品多不胜数,这些荣誉都记载了何玉兰多年来在公益上的奉献。 “帮助别人就像是我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能帮助到别人就是我最快乐的事情。”何玉兰说。 立志建设福利中心 母亲房子改用于公益场所 2014年,在一次探望北流蒲公英之家了解了那群特殊孩子的困难状况后,何玉兰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投资新建一家社会福利中心,让无依无靠、无家无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拥有一个“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众有所乐”的家。然而,由于一些问题难以落实,这个新建福利中心项目的计划至今仍然“搁浅”。 困难并没有让何玉兰放弃,反而让她迎难而上。她把建立福利中心的想法向80多岁的老母亲提出,没想到得到了母亲的大力支持。经与家人商量,她决定把父母位于北流城区城西二路旁的一栋3层楼房和院子暂用于建设福利服务中心。 2015年,归属于何玉兰母亲的一栋曾用于出租作幼儿园场地的楼房和院子正式挂上了“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牌子,同时也作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使用。虽然这让何玉兰及其家人每年少了几万元的租金,并且她还自掏腰包添置了各种健身器材、音响设备、乒乓球桌、棋牌桌椅等,但每当周末或傍晚时分,看到周边群众纷纷来此跳舞、健身、打球、打牌,孩子在此嬉戏玩闹,同时住在这里的母亲脸上也多了笑容,何玉兰就打心眼里高兴。下一步,她还计划把3楼改为教授孩子国学的课堂,让孩子免费接受传统国学文化熏陶。 5年来,新建一家宽敞明亮、功能齐全、设备完善且配备服务团队的北流市福利中心的愿望始终在何玉兰脑海中“盘旋”。她表示,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个项目投建成为老人颐养天年、孩子快乐成长、众人在此休闲娱乐聚会的纯公益场所,并为这个公益项目不懈努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