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7-30
2017-07-30 第08版:品藏 【字体】大 |默认 |

“惠群”忘己泽被后人

——容县六王镇教师黄惠群捐赠文物赏鉴

作者: 通讯员 于少波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384
徐悲鸿行书对联
黄绍竑行书词轴
  文物藏品捐赠
    文物征集是博物馆等公藏机构丰富馆藏,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手段。文物征集的方式包括购买、捐赠、拨交、借展等,其中捐赠是文物征集中较为重要的方式之一。
    捐赠是指文物拥有者将自己收藏或拥有的文物无偿捐赠给博物馆或其他公藏机构。这种文物征集方式在国外的一些大型博物馆较为普遍,且效果比较明显。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等世界著名博物馆,工作人员经常会主动寻求线索,亲自上门去做文物捐赠的联系事宜。
    而在国内,文物捐赠的范例也并不少见,如上海博物馆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接受文物捐赠,文物接收量、文物价值皆十分可观。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民国上海瓷器收藏家胡惠春,著名青铜器收藏家李荫轩、古钱币收藏家施嘉幹以及苏州名门潘世恩、潘祖荫之后潘达于等,这些收藏家捐赠的文物数量都在百件以上,而这些文物藏品的价值又非常巨大,部分如大盂鼎、大克鼎等皆是国之重器。
    捐赠对于大型博物馆而言,几乎是常态。而对于小的博物馆而言,则亦有不少。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位乐于捐赠,泽被后人的玉林本地捐赠者以及他所捐赠的文物藏品。他是容县人黄惠群,生前为容县六王镇教师,曾先后向容县博物馆捐献文物10多件。其中不乏精品,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两件。
  1937年徐悲鸿行书对联
    1937年徐悲鸿行书对联,纵102厘米,横19.4厘米。行书,上联为:“执干戈卫社稷”,下联为:“缓万邦屡丰年”。上联右上角署款:“惠群先生存”,下联左傍署款“悲鸿廿六年春日”,下钤白文“悲鸿之印”方印。此对联是抗战时期徐悲鸿在桂林“战时艺术教师培训班”任教时书赠给他的容县籍学生黄惠群,1980年5月黄惠群捐献给容县博物馆收藏。
    徐悲鸿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擅长油画和中国画,其中尤以画马驰誉中外,颇受世人喜爱。其绘画作品在国内外拍卖市场屡创佳绩。与画作相比,徐悲鸿的书法作品虽未达到相同的高度,但同样十分难得。黄惠群先生将这幅珍贵的书法作品无偿捐赠给容县博物馆,与容县馆所藏徐悲鸿《松鹤图轴》一起,一书一画,相映成趣,珠联璧合,为人们欣赏和学习徐悲鸿的书画技法以及艺术旨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948年黄绍竑行书词轴
    1948年黄绍竑行书词轴,纵83.8厘米,横30.1厘米。行书右调减字木兰词一首:“廿年前事,西风正競渐斯地,烟抹疏林,折戟难寻夕照沉。都峤勾漏,辜负名山归独后,父老桑麻,把酒常思种瓜豆。”词后题:右调减字木兰花容北道上感怀,轴左上方题“惠群宗兄政”,左下方题“丁亥冬黄绍竑印”下钤朱文:“黄绍竑印”方印。此词轴是黄绍竑在1947年竞选立法委员时回乡书赠给六王镇老师黄惠群的。词轴中的词句较为有名,为许多有关黄绍竑的文章所引用,但实物一直收藏在黄惠群先生家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黄惠群将其无偿捐赠给容县博物馆。
    两件民国时期的书法作品,一件是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书法手记,另一件则是容县当地名人,民国新桂系重要人物黄绍竑的词作。无论从美学、历史还是实际价值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而对于这样两件珍贵的文物藏品,黄惠群却义无反顾地将其无偿捐赠给了容县博物馆,这种“惠群”忘己、泽被后人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通讯员于少波)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