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6-22 第08版:综合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根据客户个性需求生产特需产品 |
融入“一带一路” 容县陶瓷出口增三成 |
|
|
|
 |
深受市场欢迎的新骨瓷产品。 |
|
|
|
|
6月14日上午10时许,容县灵山镇一家颇具规模的日用陶瓷企业大门敞开,3辆满载产品的大卡车缓缓开出直驶梧州海关。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批产品出口的目的地是俄罗斯,企业通过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产品出口已由“冷”变“暖”。据悉,2016年容县日用陶瓷产品出口额为1300多万元人民币,今年至6月10日,该县日用陶瓷出口额同比已增长3成多。 2015年以来,国际陶瓷市场遭遇罕见“寒冬”。如何让容县的日用陶瓷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成为企业的首要命题。该县通过深层次的市场考察和调研很快得出答案: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生产民族特需产品。 去年,容县的日用陶瓷企业就围绕产品供给侧改革进行创新。灵山镇的这家日用陶瓷企业,在2008年上马两条自动生产线后,2016年又投入70万元上马了两条自动沉釉生产线,还投入200多万元安装了50台自动套坯机,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企业还将过去碗、碟镀金边改为更加绿色环保的色边,仅此一项,不仅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1700多万元,更赢得了市场。 前几年,该县一家陶瓷企业推出的高白瓷和古青文化瓷,曾一度受到市场青睐,但不少客户却对骨瓷情有独钟。为此,该企业创新工作室研发出一种更轻、更薄、更透的新骨瓷。与高白瓷相比,新骨瓷的重量减少了30%—40%,同样是4.5寸的碗,高白瓷用料220克,新骨瓷少于150克,价格却比高白瓷高40%,新产品问世很快就占据了该公司产销总量的六成多。不仅如此,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工作室研发了1000多款深受国内外普通客户喜爱的碗碟,出口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及东盟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占销售比例高达30%左右。 (通讯员 秦崇广 封晓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