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4-14
2017-04-14 第02版:时政新闻
【字体】
大 |
默认 |
小
福绵扶贫“六模式”铺出长效致富路
带动4000多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000多元
作者: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645
帮扶责任人为贫困村民免费发放鸡苗。"帮扶人+贫困户"模式已深入人心
合作社人员在为社员放养泥鳅。"产业扶贫资金+合作社"模式拓出脱贫新路
贫困户在井龙村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劳作
福绵区针对贫困点多面广、原因复杂、难度大的情况,探索创新出“六大扶贫模式”,以产业助推脱贫,成功带动250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年,带动400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年,走出了一条稳固、长效的脱贫致富路。
“产业扶贫资金+”产生大能量
成均镇井龙村村民有这样的感受,福绵区辅以产业扶贫资金,村里引进玉林市大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观光、采摘示范基地,利用公司的收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资金支撑平台,与深圳海吉星农批市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搭建起了“肥料-种植-销售”一条龙产业链。2016年,这里带动61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000多元,“产业扶贫资金+公司”模式,让精准扶贫拥有了“造血”功能。
“产业扶贫资金+”在福绵产生了巨大能量,成为脱贫攻坚战一个响亮的名词,而与之相应的模式也应运而生。
沙田镇六龙村有一种“爱心扶贫”模式:区里安排30万元扶贫产业资金,扶持该村福龙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养殖,将28户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合作社作为“帮扶人”进行兜底帮扶,不论盈亏每年向贫困户分红1000元/户,在此基础上再帮村集体不少于5000元/年,用于发展村公益事业。
这种“产业扶贫资金+合作社”模式,也出现在成均镇安田村。落实了7.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该村利用水质好的资源优势,将全村67户贫困户纳入安田村台湾泥鳅养殖扶贫专业合作社,实行股份分红制,67户社员享有相应的股权权益,通过分红,户均年获利增加800元以上。
在福绵区,“产业扶贫资金+”还有另一种模式,它+的是协会。
新桥镇永宁村的79户贫困户每户派出一名代表,成立福绵区乐善果蔬专业合作社,与玉林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进行战略合作,区里落实1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以东昌生态田园观光农庄的桑葚果采摘园为基地,开展观光、采摘、种养经营。基地所产的桑葚果及附属产品由电商协会平台统一购销,其收益分别按15%的比例计提发展基金、村集体,其余70%利润均分79户贫困户。项目预期能为贫困户年人均增收500元左右。
“产业扶贫资金+公司+合作社+协会”模式,催生了贫困户的内动力,在福绵区的脱贫攻坚战业已形成一股巨大动能。
“公司+农户”“帮扶人+贫困户”“基地+农户”添新路
在福绵区,脱贫攻坚不仅“产业扶贫资金+”3种模式,各地还根据实际摸索出了自己的扶贫模式,“帮扶人+贫困户”“公司+农户”“基地+农户”为攻坚战增添了新路子。
广西参皇养殖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打造玉林凤鸣八桂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区,以“公司+农户”模式规模化养殖三黄鸡,辐射带动1000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实现户均增收10000多元。
如今,该区正通过培育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带动周边农户创业致富。目前,该区已培育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5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辐射带动190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
而在石和镇长发村,人们更熟悉的是“帮扶人+贫困户”模式。该村由帮扶责任人、单位提供采购鸡苗费用,由村委统一采购、发放;贫困户负责养殖,鸡出栏时帮扶责任人、第一书记等帮助贫困户以不低于市场价格进行购销,使贫困户短期内实现增收。2016年,全村为28户贫困户发放鸡苗570羽,使每户贫困户增收1000多元。
此外,该区还围绕特色产业,按照“突出特色、连片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以示范带动、规模经营扶持贫困户。“基地+农户”在这里已是相当普遍。
目前,全区已建成500多个百亩以上种植基地,连片种植面积达6.5万亩,形成了优质谷、中药材、八角、香蕉、果蔗、香葱等特色种植业,打造出了天冬村、香葱村等特色产业村。特色种植产业辐射带动了10000多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2000多元。
(记者 黎保宁 通讯员 宁剑萍 张展瑞)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
玉林新闻网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历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