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3-30
2017-03-30 第04版:政法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看守所民警陈家东

37年的管教生涯,展现警察蓝风采

作者: 黄清 通讯员 冯春晖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861
即将退休的陈家东在工作岗位上。
    寂寞难熬的监管工作 他一干便是37年  
    1980年,陈家东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位于水军塘的市收容所工作。当时的收容所所在地被水田、泥路和坟地包围着,办公室和宿舍都是泥砖房,连自来水都没有,且冬冷夏热,蚊子成群,生活十分简朴。因为所里仅有4名工作人员,而那时的他最年轻,于是加班、守夜成了陈家东的家常便饭。1991年,陈家东被调到了只有一墙之隔的市第二看守所工作,正式成为所里的一名管教民警。这份需要耐得住寂寞的看守工作,陈家东一干便是37年。
    “同时看管110个犯人,有判死刑的,有判无期徒刑的,工作不易”这是陈家东看管过的一次监管记录,所内关押的人员复杂,监管难度可想而知。工作中陈家东需要定时到监区内进行来回巡查,一旦发现情况将及时进行处理。由于当时监管人员十分有限,也没有视频监控,需要日夜连续轮流对监区进行监管,一个月只有4个晚上不用上班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寂寞难熬的夜间监管工作更是艰难,因为夜间的突发情况以及安全隐患要比其他时段大些,监管工作一刻不能放松。大家正在酣睡时,陈家东需要时刻神经紧绷地对监区进行一一巡查看守:“一个晚上不能睡。”
    收押搜查靠耐心,衣物的边角在手指毫厘间移动
    “一旦发现违禁品将一律没收。”收押搜查的工作成为一道重要的安全关卡,它是确保整个监区安全的把关环节。在以往的收押检查工作中,陈家东搜查出过刀片、打火机等危害监区安全的物件。这些物品一旦流传到监区内,有可能引起伤害事件或火灾等不可预知的危险发生。作为看守所一员的陈家东深知收押工作的重要性,也知道疏忽检查将对监区安全带来严重后果。在审查前,陈家东会对新送进来的被监管人员进行仔细搜查,确保危险源不进入监区;随后对被监管人员的身体进行伤病检查且登记在册,并对被关押人员的法律手续进行审核。收押工作的每个步骤都需按照程序进行仔细检查,“仔细到一件衣物的边边角角,不遗留死角。”
    去年10月17日下午,一名家属将一袋衣物送到看守所,陈家东负责对该家属登记待送入所的衣物进行检查。检查到一条内裤时,陈家东发现内裤的裤带处夹有硬物。经凭着丰富的收检工作经验,陈家东预感该内裤藏有猫腻,于是将裤子剪开,果真在夹缝内搜出了一个用塑料薄膜层层包裹、内装白色粉末的物品,疑似毒品。陈家东马上警惕起来,迅速对同批衣物进行仔细检查,从中搜出另外4包白色粉末。发现情况后,陈家东将情况上报,并对物品进行拍照保存证据,详细登记相关信息后联系办案单位。经验证,该白色粉末为毒品,共1.3克。因陈家东的仔细检查,避免了违禁品流入监区,确保了监区的监管安全以及维护了监区秩序。
    以心交心帮教,被感动的嫌疑人主动认罪
    监区的工作是琐碎而复杂的,作为一名监管人员,对收押检查、释放审核、法院开庭、接待律师、单位提讯等工作都需十分熟悉。而对于工作经验丰富的陈家东来说,帮教工作需要付出多一分耐心。
    “老低着头,不爱说话,表情默然,就知道他有心事。”陈家东说,看守所内的在押人员面临着或短或长的刑期处罚,案后情绪不稳的人员出现自伤自残的想法不可避免。为了及时预防此类过激行为的发生,早日让在押人员放下包袱,安心服刑或主动交代犯罪事实,作为管教的陈家东在监管巡查时需对在押人员的细微举动进行察言观色,一旦发现在押人员情绪不对就要进行及时开导和劝解。37年里,得到过陈家东帮助的被监管人员一批换了一批,其中不乏与陈家东长期接触的被监管人员。经陈家东管教过的在押人员很多都惦记着他的好,并表示安心服刑重新做人。有些在押人员转狱后,依旧对陈家东心存感激,并写信致谢。
    犯罪嫌疑人张某因涉嫌盗窃,被派出所送到了看守所内关押。刚送进来的张某出现了异常,在监区内乱喊乱叫,不吃不喝,也不认罪。陈家东发现情况后,多次找到张某谈话进行开导教育。经过多次管教和照顾,张某的“病情”有所好转。一天晚上,张某再次发作,脸上满是屎尿,身上散发着恶臭,并隔着铁门叫喊:“我要回家!我要回家!”陈家东遂将张某拉到放风区,忍住臭味,一边帮他擦洗,一边对他再次苦口婆心地开导,还找来了干净的衣服给他换上,让他安心回去睡觉。对于陈家东的真诚相待,张某都看在眼里。在这最无助最害怕的时刻,张某放下了戒备,流着泪向陈家东道了自己的心事:“其实我不是疯子,我偷牛怕坐牢才装疯的,你把我当亲人,我愿接受管教并坦白交代。”很快,张某向办案人员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接受了审判。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