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9-11
2016-09-11 第02版:亲子 【字体】大 |默认 |

不快乐是束缚孩子成长的枷锁

作者: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822
    经常对孩子表达爱意
    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享受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如果经常对孩子表达我们的爱意,孩子自然会开心快乐。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长似乎要保持一种威严以便管教孩子,而且很多人又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情感,现在让我们改变一下传统观念,学习一下如何对孩子表达爱意吧。
    对孩子使用亲昵的称呼。孩子们喜欢我们叫他们“小宝贝”,“可爱的小乖乖”,这些甜腻腻的称呼不仅让小家伙们心花怒放,还会让他们更加愿意听取我们的建议哦。
    在早起或者晚睡前亲吻孩子。每晚睡前妈妈的一个吻,会让孩子安心满足地进入梦乡,当孩子从清晨睡梦中醒来,甜蜜的亲吻会让孩子开心一整天。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虽然我们深信自己是发自内心地爱孩子,但孩子却是要通过我们的言语来不断确认他们是否真的被爱。
    经常拥抱孩子。在有些时候,直接来一个拥抱比说一句“我爱你”更加有力。当孩子快乐时,拥抱表示鼓励,当孩子伤心时,拥抱表示安慰,无论什么时候,拥抱都代表着爱!
    陪伴孩子玩耍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努力工作挣钱,买来很多玩具给孩子,孩子就能快乐了。其实再多再贵的玩具也抵不上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妈妈带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爸爸陪着在户外草地上踢球,这些和父母的玩耍活动远比独自一人玩好几百元的高档玩具更加快乐。在陪伴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家长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要真心地投入地陪伴。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在玩耍,而爸爸妈妈们则坐在一旁看电视或者刷手机。这样的陪伴不是真正的陪伴。陪伴不是简单地在时间上的付出和空间上的共处,陪伴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积极互动。所以,请父母们关闭电视,放下手机,像个孩子一样陪孩子画画、玩沙子、做游戏,在我们的互动陪伴中,孩子也在学习很多社会技能。
    ②不要走进功利性误区
    比如,孩子在搭积木,家长会急于教会孩子认识积木的颜色和形状,如果孩子不能够很好地接受这些知识,家长可能会着急上火甚至批评孩子,这样过于功利的行为使陪伴不仅没有给孩子带来快乐,甚至还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小动物带来的快乐
    孩子天生都喜欢小动物,小动物的可爱和呆萌会带给孩子许多快乐。
    有饲养条件的家庭,可以在家里养一只小动物,比如小猫小狗或者乌龟小兔子之类的。饲养小动物不仅给孩子带来快乐,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让孩子做小动物的小主人,爸爸妈妈帮助孩子一起照料小动物,这个过程中孩子了解了有关小动物生活习性的知识,同时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果没有条件,家长们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可以接触到小动物的环境中,比如动物园或者农村,能够亲手给小动物们喂食一定会让孩子开心不已!不过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在保障健康和安全的条件下接触小动物,避免孩子受到来自动物的伤害哦!
    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每个家庭都会有必要的规则和章法,但如果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让孩子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孩子的幸福感一定会陡涨!
    比如,爸爸妈妈一定担心孩子玩水弄湿了衣服,但孩子天性又是爱玩水的。在某一个温暖的夏天晚间,我们可以在给孩子洗完澡后,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允许孩子在卫生间不受“任何限制”地玩一次水,他可以毫不顾忌地打湿衣服,还可以随意地往地上浇水,也可以任意地用水枪朝墙壁上射水,只要确保安全怎么高兴怎么玩,这个过程一定会令孩子兴奋不已,快乐指数大增!
    不必担心偶尔一次的“放纵”就会让孩子任性难以管束,相反,我们对孩子的爱和支持反而让孩子更加重视和听取我们的建议。
    做快乐的父母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想让孩子快乐,我们首先要做快乐的父母。
    我们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我们放松孩子才能放松,我们紧张孩子也会紧张。试想,如果我们成天绷着神经,一脸的严肃或着焦虑,孩子怎么可能快乐得起来?只有在看到爸爸妈妈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才有轻松的心态跟我们讲出真心话,袒露他们的内心世界。
    做快乐的父母,开心的时候尽管笑出来,这样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以为这样才有尊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笑出声来,并不会失去你的尊严,相反,你的笑声营造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极好的心理营养。
    (大洋网)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