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9-02
2016-09-02 第12版:民生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使用引起不少囧事

老人期盼熟练掌握智能手机

作者: 记者欧燕琼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2182
不少老年人都渴望"玩转"智能手机(资料图片)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普及,通过手机可以轻松实现购物、订票、打车、理财等,生活越来越便捷。然而,在智能手机的使用上,不少老年人却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遭遇不少尴尬,但很多老年人还是渴望能像年轻人一样“玩转”智能手机。他们期待年轻人能耐心教会他们如何使用,使他们也能享受智能手机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老年人的烦恼
    操作很难掌握
    去年底,近60岁的市民钟阿姨“赶时髦”买了一部智能手机,然而对她来说,手机说明书根本不管用,开机后如何操作还是一头雾水,最后只得带着手机到专卖店问售货员操作方法。
    而最近,家住东明社区的小黎给父亲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触摸屏,来电话时只需用手指向箭头方向滑动便可接听,但由于习惯了键盘式手机的接听方式,黎爸爸总是习惯性在屏幕上找按键,还没等他找到,电话已经不响了;而平时,黎爸爸也总是忘记把手机锁屏就放进口袋里,一不小心碰到便拨打了号码,不到10天时间就用了超百元话费。
    移动支付方式很难接受
    如今,智能手机可以装上手机银行、支付宝等应用软件,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交易,但不少老年人对注册网银、使用U盾、绑定银行卡等操作还是难以掌握,不知如何下手。
    每次需要转账时,市民黄阿姨都是先去银行取现金,再去另一家银行存款,“我们不像年轻人,点点手机就能轻松转账,只能选择这种麻烦的方式。”黄阿姨感叹。市民龙先生告诉记者,淘宝、美团、滴滴打车等软件他也听说过,但这些软件的使用一般都要与移动支付挂钩,他根本不懂如何操作,而且担心有风险,不敢用。
    “别说上网理财,很多老年客户连银行卡、ATM机都不太会使用,要想让老年群体接受互联网金融的虚拟世界不容易,所以大部分老年人宁愿排长队,也不愿意尝试网银带来的便利,开通网上银行的老人极少。”我市一家银行的客服经理告诉记者。
    还是习惯用“老人机”
    记者对50岁至75岁的中老年人随机进行采访发现,他们的智能手机大多是子女淘汰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多数使用“老人机”。
    “以前看别人拿着大屏智能手机我很羡慕,儿子就给我买了一部,我当时还很高兴,但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智能手机耗电太快了,基本要一天充一次,而且个头大,兜里装不下,出门还要拎包,很麻烦,很多功能我也用不上,后来还是换回了‘老人机’。”市民韦阿姨说。
    “用智能手机老是担惊受怕的,总感觉按错一个按键就会出问题,屏幕上好多看不懂名字的软件都不敢点开,听说使用移动网络上网一旦超量容易产生额外费用,索性关闭了移动网络。”市民叶老先生坦言,希望智能手机多为中老年人考虑,在操作上设计得更加简便些。
    城区一家手机卖场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中老年人购买的大多是“老人机”,因为功能单一,比较容易操作。
    老年人的渴望
    学会操作,“玩转”智能手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会用数码产品的老人不多,但不少老人还是很想学习使用。由此可见,其实老年人也很羡慕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也想融入其中,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
    之前,家住城西的姚阿姨也与多数老人一样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去年,为了“研究”网购,她买了一台智能手机,也学着同伴开通了网上银行。刚开始的几次网购操作都没有成功,后来在子女的帮助下,她终于完成了第一次购物。如今,姚阿姨对网购操作已经很熟悉,平时还可以用手机看新闻、聊天、打车、订餐、订火车票等。“自从学会了微信操作,朋友圈的信息让我足不出户也对外面的世界‘了如指掌’。”姚阿姨说,一年下来,虽然称不上“玩转”智能手机,但她对基本功能操作都已经很娴熟。
    “女儿在外地工作,一个月才见一两次面,前不久她给我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我想尽快学会微信操作,好与她视频聊天。”市民洪阿姨说,她女儿以前回来都是和朋友出去聚会,很少和她一起聊天,现在回来就教她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她与女儿的感情也因此增进了许多。
    社工的建议
    年轻人应耐心教会老人使用
    老年人为何对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不高?做社工多年的李女士分析,这与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受这些因素影响,很多老年人接触新事物或者学习新技能的本领有所降低。“现在很多老人因为腿脚不便等原因,采用居家养老的方式,生活内容单一,而智能手机能给他们带来一个新的天地,能增进他们与子女、朋友的联系,甚至能打开部分孤独老人的内心。”
    李女士表示,现在年轻人都会使用智能手机,如果老人会使用微信等手机交流软件,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就会增多,即使不住在一起,也像生活在身边。如果给老人置办了智能手机,年轻人应该抽时间耐心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让老人利用智能手机软件提高生活质量。
    记者手记
    当我们在愉悦地使用智能手机、尽情享受其带来的诸多便利时,也请不要忘记对智能手机操作感到烦恼的年迈父母。作为子女,应该让老人多接触新鲜事物,让他们也能享受新鲜事物带来的乐趣和便利。特别是不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年轻人,更要改变老人的生活方式,让他们能通过更多新媒体渠道了解年轻人的动态,更好地融入生活和社会。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