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5-25
2016-05-25 第B7版:连载分类 【字体】大 |默认 |

天地英雄

作者: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359
    《天地英雄》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联合编写。作者从四川省众多道德模范中遴选出19位事迹特别突出的典型,历经近一年时间,深入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深度挖掘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写出了19篇温润心灵、感人肺腑的报告文学作品。一件一桩,闪耀着道德的光芒;一点一滴,焕发出榜样的力量。
    一个重要决定
    罗玮,女,汉族,四川永隆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2年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罗玮是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2006年,罗玮从媒体上得知,四川省蒲江县妇女廖红霞患肝坏死急需换肝,遂无偿捐献了自己1/3的肝脏。
    2006年3月6日的《天府早报》登载了一则消息,讲的是丈夫要为妻子捐肝的事。“你丈夫愿意切他的肝救你,你要不要?”记者这样问身患肝硬化,多次吐血的廖红霞怯生生地说:“切了肝如果对他影响大,我就不治了……”
    廖红霞,蒲江县松华乡人,35岁,肝硬化晚期。为了给她治病,她已家贫如洗。她不放心年幼的女儿,不放心家里的老人。在媒体采访的过程中,她无数次落泪,表达了她对生活和对生命的无限眷恋。
    这则“捐肝救妻”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当时正在成都打工的19岁女孩罗玮就是其中的一位。搁下报纸,罗玮做出了一个决定,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两百元捐给这对苦命的夫妇。在此后几天里,罗玮一直关注着廖红霞:她丈夫的血型能和她配上吗?她能否逃脱厄运?
    媒体很快给出了绝望的消息,廖红霞的丈夫与她配型不成功。这则消息配了一位老人的照片,老人面容沧桑,神情凄苦。他是廖红霞的公公。他对记者讲,儿媳很孝顺,很能干,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不能失去顶梁柱,孙女不能没有妈妈,他要为儿媳捐肝,哪怕是拼上一条老命,也要把儿媳留在这个世界上。
    罗玮无法抑制住泪水。她想起了爷爷。
    罗玮老家在广元市苍溪县鸳溪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很小的时候,罗玮的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她跟着爷爷一起生活。忙完农活儿的爷爷会搂着她,给她讲古说今,都是英雄豪杰的故事,在爷爷讲的那些故事的浸润下,在爷爷身体力行的教育下,罗玮从小就有一副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好心肠。
    罗玮一天天长大,爷爷却在一天天苍老。爷爷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罗玮正参加实习。她很想找个不错的工作,因为她曾跟爷爷许诺,要给爷爷买新衣裳,要给爷爷买好吃的,要带爷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听说爷爷病危的消息,罗玮心急火燎地往家里赶,到家时,爷爷已经咽气……每当想到爷爷,罗玮总是难抑心痛的泪水。
    当再次打开那张报纸,再次面对那位和爷爷一样善良的老人,罗玮做出了个决定:替老人捐肝!
    就在此时,有关廖红霞的最新情况出来了。那位老爷爷的老伴不同意,硬将他从医院拽回家里。
    看着离开的父母,廖红霞的丈夫张元林使劲咬着嘴唇,眼中一片失望。此时的廖红霞,已经彻底堕入了绝望。3月12日,廖红霞永远也忘记不了这个日子。一个小姑娘来到她的病床前,自己的命运,将因这个小姑娘而完全改变。
    小姑娘找到廖红霞的主治医生,告诉他,她叫罗玮,愿意为廖红霞捐肝。(1)
    下期关注:父母强烈反对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