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5-11
2016-05-11 第B7版:连载分类 【字体】大 |默认 |

道商范蠡

陶朱公兴国富家的人生智慧

作者: 李海波/著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335
    考察越国的现状
    越国建国之初,就与吴国结怨,两国攻伐不断。可想而知,先期越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但在越国的发展史上,允常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在长达半个世纪左右的执政期间,做了很多实干兴邦的大事,为越国未来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允常当政之前,越族是一个山地民族,居住在会稽山区,围绕着几亩薄地,种植仅可果腹的粮食,国库没有多少收入,连都城的营造都显得很寒酸,只能依靠山区地理来建一个提防野兽的城郭。
    而允常时期,首先,将国都迁离山区,向河谷平原发展,又在靠近山区的平原地区搞了几个经济开发区,鼓励百姓开拓土地,发展种植业转移。其次,允常时期越国的冶铸业、制造业、军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经济水平持续增长。
    越族是一个崇拜武器的民族。“越”这个称谓的由来,据说与“戉”有关。因为崇拜,在越族的发展过程中,这个国家从没有停止过武器研发。吴钩越剑,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越国研制的青铜剑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尖端的武器。
    据《吴越春秋》卷四记载,楚昭王得到了一把越国铸造的青铜宝剑,不知其来历和真实价值,就请教相剑名家风胡子。风胡子告诉楚昭王,此剑名曰“湛庐”,是越王允常指令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造的五把宝剑之一。这把“湛庐”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寄气托灵,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冲拒敌”,所以非常宝贵。
    允常时期越国宝剑闻名遐迩,各诸侯国都视越剑为难得之宝贝。越国军工产业独树一帜,铸剑技术闻名天下,始于越王允常时期,在以后经久不衰。由于越地多水,民谙水性,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常以船为运载和交通工具。正因为如此,越地的造船业一直比较发达。允常时期,越国的造船业不仅构造技艺高超,在生产规模和产品数量方面也远超以往。
    然而,大江滚滚东去,英雄已老矣。吴、越二国的君王,阖闾也好,允常也罢,都已经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进入迟暮之年。要实现强国称霸的历史使命,还得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
    越国在春秋末年允常称王时,拓土始大。昔日的越国,今日的浙江,位于东海之滨,地势西南部高、东北部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呈梯级下降。境内山陵绵延起伏,平原阡陌纵横,江河滔滔不绝,海岛星罗棋布,可谓地形复杂,岛屿众多。尤其是在春秋战国那段时期,越人“水行而山处”,说明“山”是越国文化集聚的重要载体。那些出露在平原上的孤丘,作为越国实现从会稽山地向北部平原跨越式发展的跳板和据点,在越国的称霸战略中更占有特殊的地位。
    越国境内有哪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山呢?这些山地势如何?是平缓还是险奇?交通如何串联疏理?关隘如何合理利用?山中有什么资源矿藏?何处可以屯兵?这都是范蠡这五年游历需要清楚了解的基本情况。
    对于越国来说,会稽山不仅是其发祥之地,而且一直是其政治上、宗教上的圣地和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经济上的生产基地和政治文化上的宗教圣地。
    要实现“王霸之业”,作为越国政治中心的都城是适合以大山作为天然屏障,还是该迁入四通八达的平原之地?假如遇到外敌来侵,会稽山可否凭借天然地形优势,作为退守防御保存实力的腹地?(22)
    下期关注:游历中的思考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