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3-25
2016-03-25 第06版:视点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3月8日,两位老人到北流法院平政法庭门口,求法官帮忙找到他们的儿子,劝说儿子回家给他们煮煮饭、陪他们聊聊天。原来,老人今年84岁,妻子也82岁了,生育有3个儿子,儿子平时工作忙,很少回家,回家也只是给

三儿轮流照顾陪伴父母

作者: 记者廖晓东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2469
爸爸好好歇着,让儿子来为您做饭
    十多天前,从老陈家到圩镇的路对于已经84岁的他来说是漫长的,蜿蜒的山路,纠结的内心,这些都让拄着双拐的他感觉到这条路很难走。自从3月8日之后,这条路虽然也还是3公里,路还是那条路,双拐还是那副拐,但是心情却不同了,现在走在路上的他感觉惬意,每次出去散步都觉得很轻松。
    老人告儿子,只希望儿子多陪伴
    作为分界线的3月8日,对于老人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当天,他拄着双拐走到镇上的平政法庭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吿了。“当时就只有一个想法,只能是求助于法官,让法官跟儿子们谈谈,回家看看,多照顾一下我们。”3月22日,谈起当时的情景,老陈直说那只是出于无奈,谁作为父亲会因为这些家庭事吿自己的儿子?而老伴还是觉得有些愧疚,当时两位老人并不懂得有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不知道其中有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他们只有最单纯的想法,希望能聚集三个儿子,大家一起谈谈。
    去年8月,两位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相继患病,原本还算硬朗的身体随之虚弱起来。“老伴上了年纪了,有时候会迷失方向,我又有冠心病、高血压,身体确实不行了,煮饭都煮不了。”老陈介绍,老伴偶尔会在傍晚走失,而自己去年病了之后,身体大不如前,洗衣、做饭成了问题,加之儿子们早出晚归,让他们倍感孤单。22日上午,记者来到老人家里时,两位老人正在厨房里做饭,陪伴他们的只有收音机播放的乐曲。“要不是自己实在没办法了,谁也不会这么为难儿子。”两位老人也知道三个儿子要在外打拼养家,工作很忙,但是无奈自己已经年迈,手脚不便。老陈家现在已经是四世同堂,三个儿子长年在外打拼,孙子孙女也在外工作,根本无暇顾及他们。
    儿子各有各的忙,忽略了老人
    “其实三个儿子都挺孝顺的,但是平时工作很忙,早出晚归,以前少有注意老人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平政法庭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老陈的三个儿子阿伟、阿忠、阿荣都有自己的家庭,他们只在每个月按时给老人生活费,有时也会抽空陪一下老人。阿伟在镇上经商,生意比较忙,每天一大早出门,很晚才能回家,加之老婆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少不了一番照料。二儿子目前和老人住在一起,但是去年5月之前都是在外打工,现在,二儿子和儿媳妇在镇上开有修理厂,也是起早贪黑的干活,老婆也在厂里打工。三儿子干的是建筑工,每天很晚才能回家,一身疲惫,虽然就住在旁边,也不好那么晚打扰年老的父母。“其实这里的人都比较孝敬老人,但是大家都需要为生活去打拼,所以往往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求。”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还好,经过上一次调解,现在两位老人由三个儿子轮流照顾,事情已经解决了,这个大家庭也能其乐融融了。”平政法庭蓝庭长表示,老人来到法庭之后,他们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三个儿子,让他们到法庭来进行调解。老人的三个儿子很快来到法庭并诚心接受了调解,最终接受法庭提出的方案。“我们只是创造了三兄弟在一起和老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其实并没有达到调解的地步。”蓝庭长表示,由于家庭和工作关系,三兄弟一直聚不到一起,所以如何赡养父母的问题被无限期耽搁,这也造成了两位老人倍感孤独的状况,去年老人生病使得矛盾加剧,随之出现3月8日法庭前那一幕。为此,他提出,赡养老人并不只是在物质上满足老人的需求,精神上的关心和陪伴也尤为重要,赡养细节更需要儿女们关注。
    三兄弟今后将轮流照顾老人
    这段时间,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轮到二儿子阿忠照顾,阿忠每天中午无论多忙都会回一趟家里,看看父母需要什么,帮他们做饭。“以前确实是我们忽略了两位老人,工作忙起来就什么都没有顾及了,以为每月给付生活费就行了。”当天,说起被父母“状吿”的事情,阿忠和弟弟阿荣都说惭愧。“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分家之后过年过节也没聚在一起,都是拿菜给老人就各自回家吃饭了。”阿荣表示,平常都没有顾及老人需要陪伴,加之父母年迈只能喝粥,炒、焖、煎、炸的菜又吃不了,饮食习惯不同也导致他们很少坐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越感觉到孤单,感觉儿孙忽略了自己。
    阿忠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去年才回到家乡。“没有办法,不趁现在努力干一番,生活条件也好不了。”照顾老人,阿忠也觉得两难,天天在家不是办法,背井离乡工作又不能照顾家庭,这一度让他犯愁。去年,他坚决辞掉高薪工作回家到工地做泥水活,也是为了照顾家庭。“泥水活是辛苦,但是离家近,可以抽空陪陪父母,但偶尔看一下还是不够的。”阿忠表示,他们兄弟已经达成共识,要多关心父母,多嘘寒问暖,多陪伴。
    按照计划,此后,阿忠三兄弟每家轮10天照顾父母,包括买菜、煮饭、洗衣,最重要的是陪老人聊天。“看病抓药,给钱买衣服更不用说了,以前这些都是我们坚持做的,以后更要注意他们精神上的需求。”阿荣表示,虽然大哥很忙,但也已安排自己的小孩多照顾爷爷奶奶。
    除了物质 老人还需要精神上的关心现在心情好多了
    22日记者在其家中见到两位老人时,他们显得神采奕奕。“有人陪伴心情会好很多,人也精神了。”老陈显得很开心,拉着记者聊起了家常,看得出经过“吿儿子”解决了赡养的难题,老两口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以前还可以自己下地种菜,可以到街上买菜,但是去年一病之后身体就差了很多。”老陈介绍,以前自己和老伴从来不用麻烦孩子们,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生活起居成了大问题。“每天吃猪肉也会腻,医生要求我们吃点其它以补充营养,但是村里根本买不到。”谈到吃饭的问题时,记者明显感觉到老陈和老伴的落寞与无助,这也让他们更加感觉到需要人照顾。“我们并不后悔当初去法庭倾诉求助,现在事情得到很好的解决了。”老陈和老伴说,孩子们都能理解他们的苦楚,安排了轮值,让他们重新感觉到儿孙满堂的幸福。
    现在,老陈每天会在晚饭后和老伴搀扶着到周围散散步,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到镇上走走。“身体好起来了,就想去镇上散散心,见见老朋友,见见新事物。”和儿子们解开心结,常常有他们陪伴,老陈现在的心情自然不错。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