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3-18
2016-03-18 第19版:连载分类 【字体】大 |默认 |

田野上的旗手

作者: 康纲联/著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281
    石头缝中的“摇钱树”
    春风村山脚下,猫耳湾的土地,原本也算是产粮的好地,但是,这里山势陡峭,每年雨水季节,山上停不住的泥水,都会冲击山脚的土地,经过20年的雨水冲刷,几乎没有做过任何水土保持的地,泥土便一年比一年少,埋在地下的石头,便从地下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原来的好地,就大量石漠化了。
    过去几届村委,曾对这些地想了很多办法,先后种植过辣椒、番茄、大蒜、萝卜、青菜等经济作物,都失败了。这片地的面积很大,占全村5000多亩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不给这些地找一条好出路,住在这里的村民们,就没办法发展。
    王家元想:春风村离筠连县城就几公里,种什么不种什么,都应当知道城里人想要些什么,还得弄清地里适合种什么,种出的东西才能供不应求,满足城里人的消费需求。这些石漠化严重的土地,究竟适合种什么,咱们自己不能凭想当然就下种,得请行家、专家来考察论证。
    王家元很快请来了几位农业种植行家,诊断春风村山脚下的石头地。行家们看完后说,你们这里最适合大面积种李子。
    有人笑了,说,桃橙李梨枣,最贱的就是李子。前几年,有专家来说我们这里可以种李子,我们种了一些,结果,去年夏天全村人都去城里卖李子,都怕卖不掉,自己人互相压价,从3元1斤跌到0.5元1斤,卖得想哭都卖不掉,猪都不吃。再大面积种李子,谁要呀?
    王家元知道头年李子上市的教训,但他还是坚持说服大家种李子。他对村民说:“去年销售失败,这只是一个教训,并不是绝路。现在,经行家论证,我们这里是出产好李子的好土地,只要我们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科学销售,把猫耳湾建成巨大的原生态李子基地,收入肯定会大幅度增加。”
    村民们听王家元这样说,心里就亮堂了。随后,王家元叫村干部和老干部先种,架势一拉开,不少村民就慢慢地跟随种了。猫耳湾的乱石堆里,忽然铺天盖地地长出了成片的李子树,这让城里人十分惊讶,树尚未挂果,就有好些人进山观看。
    王家元是在生意场上拼搏过一二十年的人,知道营销极为重要,于是,先在猫耳湾原生态李子基地申报设立了李花节、品果节,吸引城里人到这里来现场赏花、品果、买果。然后,在春风村成立李子协会,把果农凝聚在一起,与县城里果商签订营销合同,申报“猫耳湾”李子商标,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统一保底销售。
    与此同时,王家元还积极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为赏花、品果、买果的人,准备午饭,大多数游客,要在这里吃饭,这“李子业”又引出了一系列的联动产业。很快,村里办起了十几家农家乐。
    经过几年努力,猫耳湾的李子业很快形成了规模,第一年摘果,就卖出去10多万斤,全组一下子就收入二三十万元。后来,果树不断增多,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种植面积很快扩大到1820亩。现在,全组每年已能出售李子50万斤,收入已达200万元。几年后,春风组李子树全部成材挂果,进入采摘旺年,年收入上千万元。
    因为专种李子,猫耳湾村民组,成了全村最先富裕起来的老百姓。乱石头缝里,真的长出“摇钱树”了。(32)
明日关注:黄土地变千亩苗圃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