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6-03-16 第19版:连载分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田野上的旗手 |
|
作者:
康纲联/著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315 |
|
|
|
|
|
|
“飞票”选出村主任 坐落在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的巴茅山,山脚下,是年复一年被山水冲洗得七零八落的乱石地。山腰上,是种植土豆和玉米一年不如一年的黄沙地。山顶上,是种植什么都不见好的薄土“石骨地”。自从有个名叫王家元的人,当了这个村的村长,对着巴茅山连踢三脚,老百姓都富了,富得成了一种模式、一种典型。 改革开放20年,春风村还是一个贫困村,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挣钱了,村里的老人和妇女怎么种田才能富啊?2004年11月,春风村终于有了一个让老百姓说话的机会,上级派人来组织选举,让村民改选村委会,列了两个候选人的名单,让选民们投票表决。选票发下去了,按照惯例,正式候选人之外,还有选民填写候选人之外的空位,选民可以自己选候选人之外的任何人,填写在这些空位上,群众把这种填写有候选人之外人名的票,叫作“飞票”。 投票结束后,组织者检票、唱票时,主持人惊呆了,正式选票上没有一个候选人被选上,500多张“飞票”上,全写着一个人的名字:王家元。这名字的选票数,占选民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几。 王家元是个什么人啊?群众为何对他寄予如此深厚的重托? 王家元,春风村的普通农民,1983年,初中毕业后,进县川剧团当了3年徒弟,学打击乐器,不成,跟着兄长远走东北和华北,一家仨兄弟,都经营化纤布料生意。王家元在筠连县城买了房,继续在外做生意,兄长回乡务农,照顾一家老小。如果后来兄长不出事,也许他就一帆风顺地搞下去,永远也不会回春风村的田里种地。可是,不幸得很,一件突如其来的横祸,让他失去了兄长,他的命运之牌,就只好重新洗。 王家元的兄长,名叫王中元,是一个很厚道的乡下人,村民们信得过这人,就选他当了村主任。他兼任镇派出所的协警员,除了管村里的事以外,还时常配合公安人员行动,处理村里村外的社会治安问题,不想却出了大事。他协助公安抓捕盗贼,不幸壮烈牺牲。 王家元得到噩耗后,立即赶回家里,安排兄长的后事。办完丧事后,再去外地打理自己的生意,3年之后,想到哥哥不在了,侄儿侄女无人管,再也不敢离乡背井出远门,只好回到本县,在本村与邻村的交界处,开了一个石材厂,这样,能挣钱,早出晚归看家也方便。 村里开选举会这天,他没参加,听说自己被500多选民,“飞票”选成了村主任,心中百感交集。当村主任的哥哥38岁壮烈牺牲,自己38岁又被村民“飞票”选为村主任,想到村民们的淳朴,想到哥哥未竟的事业,他热泪盈眶地对妻子说,他想把这担子接下来。 妻子说:“不要感情用事,这活接不得,‘春风’是藏在山里的一块‘死疙瘩’,剥不开,捶不烂,要想弄好不容易。” 王家元叹息一声说:“唉,春风村和县城相隔很近,却被困在山里,难以出头。但是,春风村离县城这么近,十几公里而已,潜伏着许多别人没有的优势,搞好了,不值钱的巴茅山,会变成香山的。” 妻子深知丈夫的为人,不让他干这事,他肯定心里很憋屈,便果断地说:“那你干3年吧!3年之后,你若干不成什么事,那就自己下。”王家元做通妻子的工作,很快就上任了。 (30) 明日关注:一穷二白修条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