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6-01-08
2016-01-08 第22版:连载分类 【字体】大 |默认 |

往事流光

作者: 汪兆骞/著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136
    《透明的红萝卜》
    但是,黑孩如柔韧的野草,却并不是个简单化的孩子,他的内心世界丰富复杂。他以冷漠对待世人的冷漠,与自然却保持着一种超乎寻常的密切和亲和力。显然,这种对黑孩人世荒凉的移位补偿,使作品笼罩一种荒枯、悲凉又透出一点暖意的精神氛围。
    黑孩又是有神秘色彩的精灵,小说有意把他忍受苦难的痛苦状态弱化,而强化他忍受苦难的内心力量。这既宣泄了作者的孤愤,又使作品不会陷入通常见到的摹写生活表面形态的弊病。
    《透明的红萝卜》发表前,小萧建议《中国作家》领导组织了两次研讨会。第一次别开生面,把研讨会搬到当时莫言就读的军艺学生宿舍。文学系主任徐怀中、莫言等几个人参加。虽然莫言不善辞令,但小型研讨会却开得颇为热闹,最后徐怀中做了肯定的总结。
    第二次座谈会在华侨饭店举行。作家、评论家汪曾祺、雷达、李陀、史铁生、曾镇南等到会,我也受邀参加。会议由《中国作家》负责人、老作家冯牧主持。当时很前卫的评论家李陀充分肯定了《透明的红萝卜》。史铁生高度评价了《透明的红萝卜》的夸张变形、魔幻象征等文学手段,他是很有文学鉴赏力的作家。
    莫言是1984年准备报考军艺的,但等他兴冲冲从北京延庆部队赶到军艺时,被告知报名工作已经结束。他把在《莲池》上发表的《民间音乐》和另一篇《售棉大道》交给接待他的刘毅然后,就默默走了。当时刘毅然在军艺当教学秘书,协助徐怀中招生。后来刘毅然因发表小说《摇滚青年》而比莫言早被人熟悉。我曾在《当代》编发过他的作品,又几次去军艺开讲座,与毅然、后来当了文学系主任的黄献国、朱向前成了朋友。
    莫言是军艺文学系的第一届学员。班里共有35位同窗。比起因写《高山下的花环》而获全国1981-1982年度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李存葆、获全国报告文学奖的《唐山大地震》作者钱钢,莫言在班里默默无闻。但徐怀中却格外看好“在班里眼睛老睁不开的那个”莫言,极力向同学推荐他的《民间音乐》。
    莫言上课永远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不太发言,也不怎么参与讨论,却从不会缺课。由于班里人才济济,全国有影响的报刊、出版社来索稿约稿的编辑们,几乎踏破文学系宿舍门槛。莫言埋头写作,不为所动。还是系主任徐怀中记挂着弟子,找到莫言,让他别再把作品投给没影响力的地区小刊了,要鲤鱼跳龙门,投给高水准的文学期刊。得知莫言手头有刚写完的《金色的红萝卜》,拿来一看,十分高兴,改名为《透明的红萝卜》,亲自推荐给《中国作家》。
    《透明的红萝卜》在《中国作家》发表后,引起文坛的关注。后来他回忆这段时光时说:“这篇小说实际使我信心大增,野心大增,使我意识到原来这就是小说。”
    (8)明日关注:“红高粱系列”问世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