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12-17
2015-12-17 第A7版:政法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8种情况可申请国家司法救助

由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向办案机关,以书面形式提出救助申请

作者: 记者欧雅歆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2338
    司法救助,是在诉讼中,人民法院通过减轻或免除经济上有困难的当事人的负担,以保证其能正常参加诉讼,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我国实行司法救助仅几十年,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缺陷,救助概念不准确、救助范围过于狭窄,致使许多经济困难的诉讼当事人无法维护自身权益。12月7日,中央政法委正式对外公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简称《意见》),明确8类可获得国家司法救助的人群。今后,一些因案件原因导致生活困难、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将可获得国家司法救助。
    拓宽范围 8种情况可申请司法救助
    去年年初,北流的何某推着自行车过路口时,被无证驾驶的两轮摩托车撞倒,何某不幸当场死亡。交警根据事故判定,何某因过路口时未走人行横道,与摩托车驾驶员负同等责任。何某去世后,原本就属于单亲家庭的两个女儿的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借住在经济同样困难的亲戚家,还面临辍学。今年4月,大女儿的班主任到北流检察院咨询,为两姐妹申请司法救助。经过核查,北流检察院给姐妹俩发放8000元救助金,协助其纳入低保并领到孤儿补贴,姐妹俩得以暂时摆脱生活困境,继续求学。
    因法律空缺,按以往规定,司法救助的方式仅限于减免诉讼费,这对于与姐妹俩有相似经历的案件直、间接受害人帮助效果微乎其微。被害人若需索要赔偿,一般通过诉讼,由犯罪人进行赔偿。而在司法实践中却常遇到被害人无力赔偿的情况,案件因赔偿无法落实陷入僵局,受害人也因无法获得实际赔偿,导致生活陷入困境。梁军所梁承勇律师认为,现实中,这样的情况大量存在,一些因案件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当事人,不但需要减、缓、免交诉讼费,还需要援助。
    新公布的《意见》中把司法救助的范围拓宽,弥补法律对受害人补偿的空缺。明确受到侵害,但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由国家给予适当经济资助,帮助他们摆脱生活困境。只要同时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当事人因案件原因导致生活困难;二是当事人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
    除此前提外,当事人还需符合以下8类情况,才可提出申请。
    (一)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重伤或严重残疾,因案件无法侦破造成生活困难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没有赔偿能力,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
    (二)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无力承担医疗救治费用的。
    (三)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死亡,因案件无法侦破造成依靠其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近亲属生活困难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没有赔偿能力,依靠被害人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近亲属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
    (四)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案件无法侦破造成生活困难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没有赔偿能力,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
    (五)举报人、证人、鉴定人因举报、作证、鉴定受到打击报复,致使人身受到伤害或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
    (六)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等,因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
    (七)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权行为造成人身伤害,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
    (八)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认为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员。
    涉法涉诉信访人,其诉求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通过法律途径难以解决,且生活困难,愿意接受国家司法救助后息诉息访的,可参照执行。
    救助金额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
    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受害人来说,最挂心的莫过于救助方式和救助金额。《意见》内明确司法救助以支付救助金为主,救助标准以案件管辖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一般在36个月的工资总额之内。以月平均工资2000元为例,补助金额在36个月内,即金额不超72000元。具体的金额需要综合考虑救助对象实际遭受的损害后果、有无过错以及过错大小、个人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所必需的最低支出、赔偿义务人实际赔偿情况等。
    值得注意的是,司法救助原则为辅助性救助,在《意见》内也规定对同一案件,同一当事人,只进行一次性救助。当事人不能将司法救助等同于赔偿被害人的一切损失。其只是解决受害人紧迫的生活困难、医疗需求,只有在无法获得犯罪人及时赔偿,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社会保险、单位救济等情况下,才能申请国家救助。对于能够通过诉讼获得赔偿、补偿的,还是应当通过诉讼渠道解决。
    除了经济救助外,《意见》还将思想疏导、宣传教育、法律援助、诉讼救济配套结合,与其他社会救助相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刑事案件伤员急救“绿色通道”、对遭受严重心理创伤的被害人实施心理治疗、对行动不便的受害人提供社工帮助等多种救助方式。
    如何申请司法救助?
    如何申请国家司法救助?可概括为4个步骤:知、申、审、批。首先,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过程中,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应当行使告知义务,告知当事人有权提出救助申请。
    其次,须由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向办案机关,以书面形式提出救助申请;刑事案件被害人死亡的,由符合条件的近亲属提出(确有困难,不能提供书面申请的,可以采用口头方式)。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真实身份、实际损害后果、生活困难、是否获得其他赔偿等相关证明材料。
    接到申请后,办案机关核实申请材料,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意见。对批准同意的,由财政部门将救助资金拨付办案机关,办案机关在收到拨付款后2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领取救助资金。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