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11-04
2015-11-04 第19版:连载分类 【字体】大 |默认 |

九天揽月

作者: 欧阳自远/讲述 王少毅/整理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190
    嫦娥三号整装待发
    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探测器将突破月球软着陆、着陆器开展就位探测、月球车进行月面巡视勘察、月夜生存、深空探测通信与遥控操作、运载火箭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等关键技术。
    面对这么多的第一次,嫦娥三号工程指挥部以及各大系统自然不敢怠慢,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5月的北京,天气已经转暖,可是,在北京唐家岭的五院卫星总装试验大厅(以下简称AIT大厅)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恒温恒湿的高净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让人感觉到,这里的工作紧张而有序。
    在AIT大厅内,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的试验人员正在进行嫦娥三号探测器的热试验准备工作,通过本次试验来最终确认其能否忍受在奔月、落月过程中所要承受的严峻考验。
    为了使嫦娥三号能够承受恶劣的环境考验,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显得至关重要。
    在AIT大厅里,嫦娥三号这一原本大家想象中的“淑女”,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威风凛凛、身披“金甲圣衣”的将军。原来,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太空环境,技术人员为她穿上了一件“盔甲”——这件“盔甲”由3000余片外热流以及中、高、低温多层组件编织而成。
    嫦娥三号将穿着这身“盔甲”在真空热模拟试验器内待上40多天,期间将接受高温炙烤和低温寒冷这样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热试验开始之前,在现场指挥人员的口令下,所有试验人员全神贯注、各司其职,根据指挥岗的调动,小心翼翼地将嫦娥三号探测器轻轻吊起。在高空短暂悬停调整后,嫦娥三号探测器被轻轻地放入试验器中。
    从侧面看过去,“嫦娥”置身于漆黑的环境,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广寒宫”。而就是在这里,她将开始她落月前的最后一项大型系统试验——热试验。热试验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着陆器和巡视器一起进行试验;第二阶段这两个部分将分别进行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嫦娥三号着陆器上携带的近紫外月基天文望远镜、极紫外对地观测相机,以及巡视器上携带的测月雷达,都是世界月球探测史上的创举。嫦娥三号将在月球上实现“巡天、观地、探月”的科学目标。
    除了敏感器和自主导航仪器外,还有降落时用的7500牛大推力发动机、着陆缓冲机构等都是新研制的产品,这些新研制的产品比例超过80%。因为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所取得的优异成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嫦娥三号面临的第一个最大难题就是该如何稳稳当当地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
    为实现在月球的软着陆,必须使探测器与月面的相对速度降为小于4米每秒的速度,然后再通过着陆缓冲装置吸收着陆冲击,以确保着陆后各类仪器设备不被摔坏,顺利完成后续的探测任务。(43)
    明日关注:定下落脚点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