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7-17
2015-07-17 第23版:连载分类 【字体】大 |默认 |

雪域长歌

作者: 张小康/著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318
    把路修到拉萨去
    一位小战士边哭边诉说:“我们正在石崖上打炮眼,突然山摇地动,我们脚下的岩石轰的一声落到江中!全排的同志都被恶浪吞没了,只剩下我和排长拉着这根从山顶上垂下来的保险绳。我让排长赶紧攀绳上去,排长瞪着眼吼道:‘你快上去!执行命令!’我攀绳爬上山顶,回头一看,排长也已落入江中。他在激流中冒出头来,高呼了一声:‘把公路修到拉萨去!’一排巨浪就把他……”
    当晚,杨星火一夜没能合眼,排长惊天动地的“把公路修到拉萨去!”的呼喊声久久在耳边回荡。
    1954年底,康藏公路通车前夕,杨星火随着第一支汽车队,满载着大米、盐巴、茶叶等物资和筑路战士的欢乐,从巴河桥向拉萨疾驰而去。汽车所到之处,沿路的藏族民工挥锹欢呼致意。村庄、牧场里的藏族群众,闻声跑来观看这不吃草又跑得快的“铁牦牛”!他们,跟在汽车后面跑着喊着:“金珠玛米,呀咕嘟!(解放军,好!)”
    1954年12月25日,进藏车队第一次开进拉萨。
    在太昭山谷里,有几个藏民站在路旁招手搭车。一位藏族阿妈被两个年轻人扶上车来。年轻姑娘对杨星火说,阿妈是拉萨人,她和哥哥陪阿妈回娘家去。姑娘问,三天能到拉萨吗?回答:太阳落山前,汽车就可以到拉萨。
    话音刚落,阿妈突然放声大笑起来,接着又放声大哭。杨星火正想问个究竟,汽车开动了。那天,人们都坐在货车顶上,迎着阵阵风沙,老阿妈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指山,一会儿指水,简直像个年轻的疯丫头第一次出门旅游。那个激动、惊喜劲儿,把杨星火看呆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太阳还没下山,车队就到了拉萨河南岸,拉萨河水是那么清亮,那么碧蓝。杨星火趁着过河的时机,采访了老阿妈。原来,老阿妈娘家在拉萨北郊的一个村庄,18岁时嫁给太昭的牧民。从拉萨到太昭,她骑着牦牛走了九天,才走进新郎的帐篷。山遥路远,从此再也没回过娘家。如今她58岁了,坐着“铁牦牛”回娘家,跑起来跟飞一样,眨眼间就回到了拉萨,怎能不悲喜交加?她问道,这到底是梦还是神话?
    老阿妈一番话,令杨星火激动了。是啊!过去在藏族人民心中,也许有过这样的神话和梦想。然而,从文成公主进藏到现在,1300多年过去,神话仍然是神话,梦想仍然是梦想。莽莽世界屋脊12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竟没有一里真正的公路!如今,共产党和解放军来了,神话和梦想变成现实了!康藏公路如同一条神奇的金桥,把藏汉人民连接在一起,把拉萨和北京连接在一起,它连接着各族人民的心!1954年12月25日,拉萨大桥落成了!全长2255公里的康藏公路通车了!那天从清早到傍晚,人们如流水似地拥到拉萨大桥,来回地走呀,看呀,摸呀!有一位藏族老爷爷捧着一条洁白的哈达走来,伸出双臂向大桥弯腰致敬。他颤巍巍地把哈达系在大桥栏杆上。看着他的小孙子激动得在桥上跳舞,他突然吼了一声:“扎西!跳什么?别把这宝贝桥踩痛了!”
    扎西迷惑地望着白发的爷爷,稍停,似乎懂得了什么,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大桥栏杆,就像抚摸着金驹宝马似的。老爷爷满意了,俯在孙子耳边轻声说道:“对,要爱护它!它是架在我们心上的金桥啊!”(40)
    明日关注:修青藏公路势在必行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