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7-17
2015-07-17 第06版:公益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防拐”记牢了 防性侵头一次听说

暑假里警官公益讲堂开讲,让孩子们不太适应的“羞羞的话题”其实很重要

作者: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678
    儿童被拐、遭性侵的案件时有发生,如何防患于未然,家长们格外关心,学校、家长也一直在教导孩子们如何预防。15日晚,在“小新警官公益讲堂”上,对警官的苦口婆心,孩子与家长们并非全部“领情”:防拐教育早已深入人心,轻易骗不了聪明的孩子;而头一次听到防性侵的话题,有些孩子是抗拒的。上课的警官认为,其实公开和孩子们“谈性”,是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教育手段。
    变着法子“拐骗”,孩子们机智应对
    15日晚8时,北辰社区,能容纳近百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一些“抢”不到座位的市民只好站着听课,这次由玉林红豆义工协会主办的义工学苑已是第6次开讲,此次的主题是“小新警官公益讲堂”,由玉州公安分局民警李新、王新建主讲儿童防拐骗、防性侵。
    “警察叔叔,不好意思,打断一下。我想找梓芸小朋友……”身穿制服的王新建刚站上“讲台”,充当“骗子”的记者便“登场”了。
    “你爸爸妈妈临时有事,让阿姨来接你……”记者随口说出了孩子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出乎意料的是,这并不能打消9岁梓芸的疑虑,孩子坚持要先“打个电话问一下爸爸妈妈。”记者的“拐骗行动”失败。
    “冒充孩子父母朋友的权威诱惑法、玩具零食的物资利诱法、带路引路法,是最常见的拐骗儿童的办法。”小新叔叔趁机向孩子们分解拐骗手法。已在30多所幼儿园讲授防拐知识的他之前在模拟拐骗中“屡屡得手”,只需一个小玩具,整个班级的小朋友都被他成功“骗”出幼儿园。“我们经常教育小朋友要助人为乐,如果你在路上碰到陌生的叔叔阿姨让你带路怎么办呢?”小新叔叔边说边演了起来,“小朋友,叔叔第一次来玉林不认识路,你可不可以带叔叔去人民公园呀?”
    “你去找警察叔叔吧。”经常接受防拐教育,现场小朋友的机智超出大人们的想象,一名7岁小朋友甚至懂得这样回答:“你可以用手机导航呀。”
    许多家长担心家里未成年宝贝的人身安全问题,希望宝贝能学点自护知识,因而,此次防拐讲座吸引了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因场地限制,报名太迟的家长还被“拒之门外”。
    小男孩觉得 防性侵教育“太色了”
    性侵案件高频爆发,是因为性安全教育的缺失。一项女童保护项目对235名小学男生、219名小学女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17.58%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60.88%的孩子不知道何为性教育,21.54%的孩子“似懂非懂(知道一点点)”。
    “性侵害分为有身体接触的儿童性侵犯,如非礼、强奸、乱伦、引诱儿童触摸侵犯者的私人部位、触摸儿童的私人部位、强迫亲吻等;没有身体接触的儿童性侵犯,如强迫儿童看色情电影、吩咐儿童露体,向儿童暴露性器官……”李新话音刚落,似乎感觉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一名小男孩举手提问:“小新阿姨,为什么不让小新叔叔继续讲防拐骗呀?”
    “你不想听阿姨讲课吗?”李新笑容亲切地问,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答:“这些太色了。”
    “你们来到爸爸妈妈身边,感到幸福吗?”李新向孩子们解释,因为性,他们才能来到这个世界。
    “你们知道,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吗?”面对李新的提问,有萌娃说:“男孩爱酷,女孩爱美。”更多的孩子已有想法:“男孩子有小鸡鸡,女孩子没有”、“女孩能生小孩,男孩不能”……
    在李新看来,对于性,生活在电视、网络时代的孩子们已有自己模糊的感知,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相应的心理、生理特点,家长应结合这些特点去教育、引导孩子认识性,而非避而不谈。
    “不避讳性教育,孩子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孩子越不懂,就越危险。”李新说,某小学五年级老师曾注意到,班上常有女生迟到。询问后才知道,每天上学时,她们在校门口附近遇到一个老头。他以零花钱为诱饵,诱骗这些女孩给他摸私处。接到报案后,民警抓获了这名70多岁的犯罪嫌疑人。
    “预防性侵,性教育是必要的。”李新告诉小朋友们,首先要保护自己的身体。穿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因为身体属于自己,身体某些部分应被衣服所覆盖,不许别人看,也不许触摸。(记者庞献)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