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5-25
2015-05-25 第16版:双拥专版 【字体】大 |默认 |
北流退役军人创办专业合作社,让农民加入成为养殖“老板”

发展特色养殖,带动农民致富

作者: 记者卢远诚 唐激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2076
采风团参观强大养牛专业合作社农场
肥硕的肉牛。
"好大的泥鳅鱼。"
合作社管理尽显军人本色。
记者采访退役军人创业情况。
    5月19日,双拥文化采风采访团来到北流市参观优秀退役军人创业基地,先后走访了北流市里凤强大养牛专业合作社和北流市富海(海成)水产品专业合作社。由两位退役军人分别创办的两家养殖企业,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特色养殖,带动农民致富。
    肉牛养殖,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走进位于北流市六麻镇里凤村的强大养牛专业合作社农场,三面环山,满眼翠绿,溪水咚咚。在农场里“泡”成了黑小伙的合作社总经理李强指着办公楼前一片场地说:“烧烤场、观赏鱼池都已建成,其他休闲设施也将逐步完善。”他说,这里与养牛场分开,主要养鱼和种植,发展生态旅游。
    李强从部队退役后本来有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但他2006年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六麻镇,带着一帮民工兄弟,从养殖7头本地杂交牛起家,经过摸爬滚打,于2013年9月成立北流市里凤强大养牛专业合作社,同时创办双阳家庭农场,总投资3000万元,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养殖优质肉牛产业,辐射并带动周边19个村、302个屯的农户增收致富。初步形成以养殖优质肉牛为主,养羊、鱼和种植业为补充,辅之生态旅游,集农业观光等于一体的休闲场所。
    沿着办公楼旁边的硬化道往山上走,两边的牧草长得异常茂盛。来到肉牛养殖基地,经过入门时严格的喷雾等消毒程序,李强带着我们来到一个牛舍,里面分开拴着的几十头肥硕肉牛正休闲地吃着牧草。“这是一个中转场,养殖一段时间后要‘配发’到别的养殖场,最终分给农户养殖。”李强告诉我们,不远处扩建完工的养牛场,可放养300头肉牛,5月22日把新一批牛拉回,就发给农户养殖。
    “这里存栏优质种牛42头,从瑞士引进的品种,养殖、加工、销售、管理都有专业的技术团队,项目扶持退役军人、村里贫困户等,带动农户养殖致富。”李强乐呵呵地介绍,合作社除了实行统一种苗、技术规程、农资、品牌、销售服务方式外,还免费给他们提供种牛,等肉牛出栏后扣除原种牛的重量,用长大的重量来计算养殖户的收入。“肉牛每天可长4到6斤,扣除成本外,农户养殖一头牛,年收入约有10000元。”李强介绍,目前合作社和农场已种植优质牧草132亩,发展养殖肉牛合作农户21户,存栏肉牛184头,其中160头放给农户养殖,为农户预计增收93.8万元。
    “要帮助农民养牛致富,还要把养殖基地美化起来。”从创办养牛专业合作社的初衷,李强就打定配套农业观光项目,除了已经配备放养观赏鱼、烧烤场等游乐设施外,他还计划在周围山坡上种植1000棵樱花树。“这里的土壤适宜樱花树生长,目前试种的20棵长势很好。”李强说,等漫山的樱花争奇斗艳,这里将成为市民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水产品养殖,退役军人发挥用武之地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这不是在部队,却是一帮退伍军人工作中队列训练的一项内容。在位于北流市北流镇中灵村独秀组的富海(海成)水产品专业合作社,80后退役军人罗华总经理在队列前作了近期的工作安排。
    2009年,退役后的罗华自主创业,曾做过鱼、鸡、蚯蚓养殖,摆过地摊种过蔬菜,由于没有技术经验都没有成功。后来,他参加了北流市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班,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创业经验。通过实地调查,他选择了养殖泥鳅且取得了成功,于2012年1月成立了富海(海成)水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以研发推广泥鳅鱼、田螺、鲟龙鱼和甲鱼等特色水产品的孵化、培育技术,为合作农户提供水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再收购水产品远销港澳台、广东等地,实现农户增收。
    在合作社外,几个养鱼池围起了网栏,各自标明了养殖水产品的种类。“鱼池可作为示范养殖,同时也是各种大小鱼苗的养殖池。”罗华告诉记者,养殖户可视具体情况,有的可养小一点的鱼苗,有的养稍大一点的鱼苗。在鱼池旁的几个水箱,装着大小不一的泥鳅鱼苗,活蹦乱跳的,小的比一根火柴还小,大的有1两多重。“给农户养殖的鱼苗稍大的按尾计,小的鱼苗可以按重量,也可以按尾计。”工作人员介绍。
    据罗华介绍,合作社现有员工60人,其中有退役军人33人。退役军人有来自本地,也有部分来自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分管水产品的技术应用、指导服务、市场拓展等工作。“他们各展所能,把军人的作风带到了企业管理中,很好地发挥了军人的团队精神,是企业发展的一笔财富。”罗华说,有了在部队里锻炼的经历,退役军人个个都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骨干。目前,合作社自有孵化、培育基地35亩,辐射发展北流市各镇、村和区内的容县、博白、贵港、梧州等地,以及广东信宜、高州等地合作农户基地626亩,其中鲟龙鱼8亩,泥鳅50亩,田螺568亩,实现了产值200多万元,带动合作农户年产值1000多万元。
    “示范基地今年底将扩大到50亩,加大发展泥鳅、田螺、鲟龙鱼、甲鱼养殖规模,让更多农户从养殖特色水产品中受益。”罗华表示,合作社将呈多元化发展,增加草莓种植项目发展农户基地1500亩,努力建设成为北流市乡村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景点。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