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5-04 第08版:国内话题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衣着朴素敛财千万 |
——广西贺州市原副市长毛绍烈的“双面人生” |
|
|
|
|
|
一边身穿朴素旧衣,一边受贿敛财千万;一边重抓廉政建设,一边借干部升迁大收红包。一路受贿、一路伪装、一路提拔,系列违法乱纪行为持续长达16年之久。4月初,广西贺州市原副市长毛绍烈一审获刑17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0万元。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其“双面人生”逐步浮出水面。 戴表面裂成四五节的皮带,受贿敛财千万 位于湘、粤、桂交界地带的贺州市,是广西较偏远之地。毛绍烈先后担任贺州市钟山县县长、县委书记、贺州市副市长、贺州市政协副主席。 在领导、同事和朋友、亲属面前,毛绍烈从不“露富”。他平时衣着非常朴素,所穿的衣服大多是旧的。据办案人员介绍,毛绍烈往往把别人赠送或新买的西装放在衣柜里,挑陈旧便宜的衣服外出。一位在同一栋大楼上班的领导干部说,夏天常见毛绍烈穿一双塑料凉鞋,很难看出领导“范儿”,“他的皮带太旧了,表面都裂成四五节”。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毛绍烈的贪腐行为十分疯狂。办案人员称,对于熟悉的商人和干部,从数千元的“红包”至百万元的巨额贿赂,毛绍烈一概收入囊中。 2012年,毛绍烈被纪检机关立案调查。今年4月初,广西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称,从1996年至2012年间,毛绍烈在工程项目建设、项目规划审批、职务调整、晋升等方面为他人牟取利益,收受他人送给的现金、银行卡等财物,价值人民币1077.33万元;滥用职权,造成钟山县新世纪广场商业步行街宗地的土地出让金损失人民币609.2628万元,造成国家少收贺州市天利花园项目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64.12万元。 表面上看,毛绍烈为人低调,生活健康。他极少抽烟喝酒,闲暇时爱打羽毛球。私下里,他却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长期沉迷于收藏奇石的奢侈“雅好”,仅买“黄龙玉”便花费数百万元。 案发前未收到任何举报,只与熟人进行权钱交易 毛绍烈的腐败行为十分隐蔽。纪检人员说,案发前,广西纪检、检察机关均未收到任何干部群众反映其有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 毛绍烈严格控制接触商人的范围,只与熟悉的老板进行权钱交易,有的“金主”与之权钱交易长达8年。 毛绍烈利用公权力进行“选择性”寻租。对不熟悉的、社会关系复杂的本地老板的项目,毛绍烈在规划审批过程中往往严格审查;而一些关系少并向其行贿的“可靠”外地老板,毛绍烈则想方设法进行帮助。 2010年,毛绍烈在全权负责贺州市规划审批工作后的1年多内,帮助一家企业老板在6个项目用地规划审批中“帮忙”。对方分10多次向他行贿190多万元。 为了让敛财办事更隐蔽,毛绍烈在重要岗位强行安排“自己人”。他在忏悔书中说,为让他的同学当上县财政局长,关照其商业利益,他强行逼迫班子领导同意他的提拔任用意见。 钟山县一名科级领导干部说,这些被提拔的“自己人”,往往就是那些平日送钱或送贵重礼品的人。安排他们走上干部岗位,就是为了方便腐败官员在土地、工程等重大利益领域进行暗箱操作。这不仅往往造成严重的工作损失,而且堵住了正常的领导干部上升渠道,腐蚀了基层政治生态。 表面上,担任县委书记期间,毛绍烈经常找县纪委领导研究廉政工作,印发廉政警言警句,制作反腐倡廉的台历,发反腐短信,传达各种廉洁从政的精神。但暗地里,毛绍烈借助送礼潜规则,大肆收受红包敛财。 办案人员介绍,贺州曾盛行送礼之风,一些职能部门领导节庆时要给部分县领导公款送礼。小单位送数千元,重要单位可达上万元,一些单位领导甚至开会讨论送钱数额。毛绍烈明知这种情况,却利用干部任免、推荐权大肆收取钱财。 存款和房产都作隐蔽处理,顶风作案继续收人钱财 一路伪装一路受贿,持续长达16年。直到毛绍烈的继任——贺州市钟山县委原书记谭玉和等人被查处后,供述曾向毛绍烈送钱。办案人员顺藤摸瓜,历经近半年的时间,毛绍烈违法乱纪的行为浮出水面。 据了解,在接受调查前,毛绍烈已采取大量措施藏匿不法财产。他受贿的钱财大部分用假身份证、或亲戚朋友的身份证开设账户存进银行;部分房产用假身份证购买。此外,因为认为受贿款存在银行不安全,毛绍烈还将大量受贿款用于购买黄龙玉,既掩人耳目又可增值。 毛绍烈在忏悔录中说,他是一名打字员出身,在领导干部岗位最初试图干一番事业,后来,在广东挂职期间,看到部分商人和官员奢华的生活后,让他非常羡慕,对他日后违法乱纪的思想观念带来较大影响。为让残疾的儿子、没有工作的儿媳等家里人生活得更好,也为让自己退休后过上好日子,“乘机捞一把”的心态逐渐占据上风。想到自己受贿行为严格控制了范围,且存款和房产都做了隐蔽处理,不会被发现,这些贪婪和侥幸的心理,让毛绍烈一次次伸手。 办案人员介绍,毛绍烈始终心存侥幸,谭玉和被查处时,毛绍烈不仅四处藏匿赃款赃物,而且认为自己没有被发现,顶风作案继续收人钱财。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一些地方和单位的“一把手”权力过度集中,党内民主和社会监督不到位,使得表里不一的“两面人”隐藏很深,迟迟未被揪出。让干部权力真正运行于阳光下,是防范这类贪腐官员的根本之略。 □新闻链接: 双面贪官虚伪人生 中央组织部管理、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主办的共产党员网3日刊发文章《揭“双面贪官”的虚伪人生》。文章称,“双面贪官”这一词汇近日屡屡出现。究其涵义,以中纪委的话说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 文章结合近段时间落马贪官的“事迹”,揭一揭双面贪官的虚伪人生,包括个性“任性”型、“节俭装穷”型、“谈廉作秀”型等。 代表人物之一:贵阳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助理樊中黔 A面 贵阳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助理樊中黔,他穿的一双皮鞋,底子换了三次,他还要修补后再穿。他不抽烟,不打麻将,不滥酒。除了实在推不掉的应酬,樊中黔很少去外面吃饭。他喜欢提着菜篮子上街买菜,然后亲自下厨做饭炒菜。2007年,樊中黔五十岁生日时,也只在贵阳中等档次的酒楼——“外婆桥”邀请亲友,摆了一两桌。外表看来,对自己如此抠门的樊中黔,俨然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干部。 B面 2010年9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助理樊中黔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多年来,樊中黔受贿的赃款塞满整整5个保险柜,包括人民币1005万余元、美元4万元、金条50根等。就这样,堆集如山的钱,就那么无用地锁着。直到案发,直到身不由己,他才向检察官说出了他的深刻感悟:“唉,这么多的钱,我拿来做什么?平时无用,这回你们拿来给我量刑时可有了大用!” 代表人物之二: 吐鲁番地区水利局原局长曹培武 A面 曹培武出身贫苦,生活节俭,一分钱的东西都舍不得浪费。他身上穿的旧棉布背心是他刚参加工作时买的,已经30年还舍不得扔掉。平时一日三餐很简单,从不吃肉。曹培武的生活节俭已经近乎吝啬,超出了常人的合理程度,这样一位厉行勤俭节约的好官员,是很难让人把他和贪腐联系到一块的。 B面 2014年8月,新疆阜康市检察院反贪局接到昌吉州检察院交办的吐鲁番世行办主任、地区水利局局长曹培武涉嫌受贿犯罪线索指令。同年9月3日,曹培武涉嫌受贿罪被批准逮捕。经查证,曹培武利用职务便利,曾一次收下别人给的100万元好处费,共计收受他人贿赂251万余元。 简评: 贪官爱装穷相,扮朴素,他们用这种“障眼法”来蒙蔽群众不可取。数年前,曾有媒体刊登“贪污千万官员清晨早起排队,只为买一斤便宜一毛的鸡蛋”。如此官员,既是硕鼠,又堪称“铁公鸡”,完美地阐释了“爱财如命”这个成语。贪腐不会写在脸上,衡量官员清廉与否,不仅要听其言、观其行,还要剥其画皮,鉴其内心。(据新华社、人民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