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1-27
2015-01-27 第23版:连载分类 【字体】大 |默认 |

让兰辉告诉世界

作者: 谭楷/著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415
    心中永远的痛
    兰辉很快得知,父亲被人救出,母亲、大嫂及妻弟一家三口已经在地震中遇难。
    来不及哭泣,兰辉按经大忠县长的安排去救杨泽森副县长。
    整个县政府大楼一层层塌陷下来。杨泽森被埋在二楼的废墟中,下半身被预制板压得死死的。兰辉从钢筋混凝土裂缝间能看到他的头部。杨泽森的手还能伸出来,医护人员在给他输液。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无论想什么办法也救不出来。
    回光返照——杨泽森突然清醒过来,喊他的驾驶员:赵斌,车咋个这么挤啊?太挤了!
    说着说着,杨泽森的头就垂下去了。
    没时间悲伤,因为有更急的事等着兰辉去办。广州电视台记者曾端描述兰辉“双手刨得出血,两眼充满血丝”。这是兰辉,也是全体北川干部当时的形象。
    瞿永安副县长一家十一口被埋在废墟下,无法救出。他面对废墟下跪、磕头,说了声“父亲,对不起了!”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大灾难之后,谁都不敢问,也不忍心问同事、朋友“你家如何”,见面时心照不宣,用手指比画一个数字,意思就是家中有多少人遇难了。
    民政局的统计数字出来了:北川县城,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家庭的完好率只有百分之三,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完好率也只有百分之七!
    大震之后,所有的老同学都在为兰辉提心吊胆。多日后,刘勇终于跟他见了一面。时间是5月下旬,地点是绵阳火车站。刘勇接到电话,兰辉要去迎接救灾部队,请他代为找几件换洗衣服送到火车站。
    震后,刘勇天天盯着电视看,在飞快闪过的画面中,他终于看见了老同学——瘦得脱了形、眼镜上沾着泥浆的兰辉。匆忙赶往火车站,刘勇看到兰辉满裤子的泥,裤脚边已丝丝缕缕,鞋子四处张口……亲如兄弟的老同学紧紧拥抱,默默流着泪,什么话都没有说。
    几分钟后,兰辉接到救灾部队走了。
    兰甲正见到兰辉时已是七月,地点是擂鼓镇的安置区。
    大震之后,父子俩通过多次电话,就是没见上面。兰甲正患痛风,腿痛加剧,生活不便,整整三天不敢正常饮水。兰甲正要见兰辉,既想责怪又想诉苦。兰辉的一位同学开车载上兰伯父,直奔北川县政府临时办公地安昌镇。
    兰辉从办公室走出来了,身后跟了一群人,个个满脸怒气,推推搡搡,有的在哭、有的在吼,有的抱着娃娃、有的拄着拐杖,全都黏着兰辉不依不饶,似乎在要求他解决什么问题。
    兰辉恳求道:让我跟我爸爸说几句话吧!
    看到这情景,兰甲正叹道:我恼火(烦恼的意思),兰辉比我更恼火!
    有谁知道,兰辉在疲惫不堪之时,倒床却不能入睡。好不容易入睡,在梦里,他听见妈妈在呼唤:兰辉,快来救我,快来救我!兰辉每次走进老县城,总要凝视那片大滑坡之地。他的心被揪得生疼。母亲和大嫂的遗体都没有找到,那是他永远的痛,永远的遗憾啊!
    兰辉和北川所有抗争在第一线的干部,为什么不哭?
    著名诗人傅天琳在大地震后写了一首诗。诗中的句子回答了这个疑问:我为什么不哭/你给了我哭的时间吗/我唯一的母亲,那么多母亲被掩埋/我唯一的孩子,那么多孩子被掩埋/我得刨,加紧刨啊……
    兰辉,只能咽下泪水,用苦涩的泪水酝酿着献给母亲的诗,这首诗一直酝酿了五年:
    ……白炽灯下飞针/纳慈爱于千层鞋底/直到二00八五月十二/行千里行万里/四十八年游历/终究回到原地/在思念挤满望乡台时/您凝视襁褓中的我。
    (4)
明日关注:做最难做的小事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