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01-27 第10版:新闻速递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装逼”“屌丝”等词不能当做文化的进步 |
|
|
|
|
|
|
“屌丝”“装逼”“逼格”等词语在网上盛为流行。正在召开的政协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呼吁减少网络语言污染,加强对汉语的保护。 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怀琼说,“随着网络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语言,有的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进步值得肯定,但有的网络语言粗俗猥琐,绝不能当做文化的进步。”张怀琼说,一些原意粗俗的词却成为网络流行语言后,许多主持人在节目中竟然也使用“屌丝”“装逼”等粗俗用语,甚至将国外的电视剧译为屌丝男士、屌丝女士。 张怀琼呼吁借鉴其他国家对本国语言文字保护或纯洁性维护的举措,制定相应的语言文字保护条例,同时要大力弘扬和传播汉语的文字美、语意美和语境美。 (据新华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