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5-01-16
2015-01-16 第23版:连载分类 【字体】大 |默认 |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作者: 尹建莉/著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340
    一个吃手的孩子
    我见过一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是高学历,奶奶曾是单位主管会计,也很能干,且非常爱干净。家长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因为吃手的问题和孩子纠缠不清。
    据家长讲,最初阻止孩子吃手,采用的是讲道理,告诉孩子手很脏,不能吃,他们感觉一岁半的孩子能听懂了,但孩子一如既往。发现讲道理没用,就来硬的,采用打手的办法,轻打不起作用,就狠狠打,但这只能起一小会儿作用,孩子一停止哭泣,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把手伸进嘴里。
    后来,负责照看孩子的奶奶拿出缝衣针,只要孩子的小手一放进嘴里,就用针扎一下,并把针挂到墙上,故意让孩子看到,但这也不能吓住孩子。后来家长还采用过给孩子手上抹辣椒水,每天24小时戴手套等各种办法,可是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并且越来越严重。听家长说,孩子还特别爱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可以连续哭喊两小时,甚至会用头猛烈撞墙,全然不知疼痛和危险。
    我见到这个孩子时,他两只手的大拇指已被吃得变形,两只小手布满破溃的伤口,伤痕累累,但孩子好像完全没有痛感,还在用嘴啃咬双手,用指甲抠开血痂。更糟糕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出现严重障碍,不会和人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基本不回应,目光总是回避开来,神情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个孩子的遭遇,让我震惊于家长的无知和残忍。孩子吃手是多么正常的一种现象,婴幼儿最初是用嘴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小手又是离他最近、唯一能让他自主支配的东西,所以吃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本能,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制止。到他可以动用自己的其他感知器官认识世界时,自然就不吃手了,就像人学会站着走路后,自然就不愿意爬着走了。对于这样一个自然的认知过程,家长却要想方设法阻止,而且采用打骂、针扎、抹辣椒水等做法,简直就是在刑讯逼供啊!一个弱小的孩子,在人生初期就莫名其妙地遭遇绵延不断的残酷对待,他的生命怎么能正常展开、怎么能不被扭曲呢?
    这个年仅4岁的孩子,他的心已像他的一双小手一样伤痕累累。他揭血痂、用头撞墙等自残行为,并不是不懂得痛,而是内在的痛苦难以承受,又无法陈述和宣泄,只好用肉体的疼痛来转移和缓解。
    家长希望用各种规矩培养出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而这对孩子来说,却是自由意志被剥夺,活在日复一日的冷酷对待中。他的世界一直以来太寒冷了,已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所以他下意识地要把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回避和外界交流,直到失去正常的沟通能力。这是一个弱小生命对抗恶劣环境的本能反应,畸形的生态环境只能让他变态地成长。
    时至今日,人们对严厉教育的破坏性仍然没有警觉。在我们的教育话语中,人们仍然特别愿意谈规矩,很少谈自由。哪个青少年出了问题,归结为家长管得不严,太溺爱;相反,哪个青少年成长得比较优秀,尤其在某个方面做得出色,会归功为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和打骂。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孩子可以打,但要艺术地打。闻此言,我当时就很想请这位专家解释一下,什么是“艺术地打”,并希望他示范,最好让他扮演那个挨打的儿童,那么别人艺术地打他一顿,他是否很受用?做人最基本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谈论儿童教育时,怎么就不成立了呢?
    (19)
明日关注:粗暴教育教出粗暴孩子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