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7-24 第05版:市民城事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助学好心人,还有玉林的“神秘果”》(本报7月9日6版)续 |
“神秘果”找到,兰州小伙了却心愿 |
|
|
|
|
|
|
3年来,玉林热心人“神秘果”一直匿名资助甘肃兰州小伙魏全上大学。心存感激的小魏想尽各种方法寻找“神秘果”,想当面道谢。连日来,本报记者经与兰州、南京等地媒体联合,终于帮小魏找到恩人“神秘果”。 兰州小伙:亲自道谢,了却多年心愿 日前,记者经联系南京市红十字会,之后辗转通过公安系统查询到,“神秘果”为北流市平政镇一名基层公务员。 拿到“神秘果”的联系电话后,正在南京一家公司实习的小魏迫不及待地给恩人打电话,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恩人不愿跟他长谈。 “通话时间三四分钟,也没聊什么。”小魏说,电话接通后,他马上向恩人道谢,并汇报自己的近况。恩人听后,鼓励他在校好好读书,毕业后回报社会。 小魏告诉记者,此次与恩人通话,算是了却他与家人3年来的心愿。恩人的鼓励,令他十分感动,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毕业后回报社会,不辜负恩人的希望。 “神秘果”:小事一桩,无足挂齿 几天来,南京、兰州等地媒体记者打算电话采访“神秘果”,想了解3年来他是如何资助小魏上大学的,但低调的他始终不愿意多谈。 7月22日晚,本报记者与“神秘果”取得联系,提及他资助小魏上大学一事,“小事一件,真的没什么。”“神秘果”表示。 说起自己与小魏的结缘,“神秘果”告诉记者,3年前他在广东通过朋友了解到小魏的情况后,决定资助他上大学。据小魏统计,过去3年,“神秘果”每年都会寄钱给他,至目前已有1.2万元。对此,“神秘果”表示,自己真没有刻意去统计资助款,只是觉得时机合适了,就会汇款给小魏。 采访结束前,“神秘果”对记者说,自己长期在基层工作,知道贫困山区的孩子要上大学,相当不容易。在工作中遇到需帮助的贫困对象,不管口袋有多少钱,他都会掏出来资助对方。自己匿名资助小魏上大学,并不图对方的回报,只是想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有学上。他再三恳请记者不要暴露他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等信息。 “一根筋”:“神秘果”的义举值得称道 善不为人知则更善。“神秘果”低调做善事的风格,与热心商人“一根筋”可谓志同道合。不过在“一根筋”看来,“神秘果”的义举更值得称道。 “一根筋”说,自己是商人,做生意发了点“小财”,除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外,企业还应尽社会责任。但“神秘果”是一名乡镇公务员,工资不会很高,除了维持自己的家庭开销,3年来一直资助贫困大学生,确实不易。为此,他多次向“神秘果”提出替换资助小魏上大学,但对方始终不肯。他尊重其意愿,改为不定期地给予小魏家庭资助,让他们一家的生活过得好一点。 (记者陈君铭实习生蒙冬梅 甘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