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7-16
2014-07-16 第02版:时政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水月岩之殇:非法开采矿石何日止?

铁腕打击,标本兼治,保护矿山资源,方可再现“小桂林”风光

作者:记者 梁毅 通讯员 李富强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1576
水月岩已创伤累累
因非法盗采矿山资源行为被"侵蚀"得面目全非
    水月岩——龙珠湖风景区位于玉州区、北流市和陆川县的交界处,是自治区政府公布的第一批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曾几何时,这里有着清澈的河流,绵延的青山,原生态的秀美风景被人们冠以“小桂林”称号。但是近年来,这个秀美之地正被非法盗采矿山资源者所毁,附近的水田、林木等也被殃及,“小桂林”风光不再。
    伤痕累累的风景区
    采访团的车子沿着村道驶向玉州区南江街道云良村时,车窗外渐渐开阔的视野中出现了一座座石山。随着车辆的行进,眼前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一座座山被劈开,山体植被被毁,裸露出石头和黄泥……
    “那里青山延绵,流水清澈,是个游玩的好地方。”市民杨女士印象中的水月岩是多年前初中毕业出游时的样子。但时至今日,大自然留给这里的秀美山川已美景不再,大肆的非法开采,留下来的是满目苍夷。
    2000年前后开始,一些矿主无视法律,在风景区内非法盗采石灰石,开山挖石,水月岩被非法采矿“掠夺”。经济利益驱使下,非法采矿愈演愈烈,有时一个晚上就有近50辆采石车往外运石。随着一车车开采来的石灰石往外运,水月岩风景区渐渐面目全非,附近的水田、林木等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非法采矿带来的,不仅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很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一旦泥石流冲下山来流进农田,将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非法采矿也扰乱了我市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
    打击非采困局难破
    非法采矿行为的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难道就管不了吗?
    多年来,市国土部门联合公安、水利、供电等多方力量,对非法开采、盗采水月岩风景名胜区矿产资源违法行为,采取不留非法采矿机械设备、不留非采人员、不留建筑物,断水、断电、中断矿区道路交通灯“三不留三断”措施进行打击取缔。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专项行动,制止了多起非采行为,抓获一批嫌疑人,端掉多个非采点,查扣一批涉案工具及民用爆炸品。
    近几年来,非法采矿的行为有所收敛,但还是有不法分子和执法监察人员玩起猫抓老鼠的游戏。
    受利益的驱动,还是有人选择顶风作案,晚上开采,“有时候半夜睡着觉,突然就被一声巨响吓醒了。他们白天不敢爆破,怕被发现,爆破都在晚上。”知情人士透露说。
    “执法人员到达现场,违法者溜走,执法人员离开,违法者就继续非采。”市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国土资源部门没有强制执法权,一旦当事人(老板)采取回避,他们的取证工作难度很大,打击非采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加之他们无法查出民用爆破器材的来源、使用,难以从源头上制止非法开采、盗采行为。
    标本兼治打击非法采矿
    “如果能够保护好景区,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情。”云良村一位李姓村民表示,水月岩景区风景虽好,但是因为没有被真正开发起来,缺乏相应的保护,才使得违法分子的盗采行为如此猖獗。加之群众收入渠道不宽,“靠山吃山”的想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非法采矿者的嚣张气焰。他希望有关部门能真正重视水月岩的保护,将这里合理开发利用起来,“如果这里真正开发起来了,不仅环境得到保护,旅游观光的人多了或许能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对非采行为保持高压态势,铁腕打击;对于已被破坏的山体植被要尽快恢复,科学规划开发好景区;同时要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助农增收。”针对水月岩景区及我市的矿山资源保护,我市相关部门在碰头会上达成共识,保护好我市的矿山资源环境需要堵疏结合,标本兼治:加强巡查、增派值守人员,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非法开采、盗采矿山资源行为绝不手软;科学规划利用矿产资源,从严审批发放合法采矿权;尽快恢复和重建矿山生态环境系统,美化自然景观;积极拓宽周边群众增收渠道,帮助群众就业,力促当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达到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