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4-07-04 第06版:市民城事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市公益人士倡议—— |
公益慈善须摒弃“作秀”“救济”模式 |
|
|
|
|
|
|
7月2日,在玉林市商界志愿者协会的筹建讨论会上,10多位各行各业的商界人士会同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科工作人员展开热烈讨论,对目前我市公益慈善事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各抒己见并达成共识:我市公益慈善事业在广西而言相对薄弱,需整合资源;公益慈善行为须摆脱流于表面的“作秀”,扎实做好实质可延续性工作。 我市第二家志愿者协会筹建 据了解,登记成立后的玉林市商界志愿者协会将是我市第二家志愿者协会,主要由各行各业有实力的商家负责人组成,目前正在筹建。“我们在以玉林商界为主的范围内发起并组建玉林市商界志愿者协会,是希望把有心于公益事业的老板和人士组成一个规范有序的团体,既能加强完善我市的志愿者体系,也能从中提升玉林商界人士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品质。”创建人陈健记说。 玉林市商界志愿者协会目前已有数十名会员,越来越多热心于社会公益的人士不断加入。协会将开展的业务有社会贫困家庭帮扶,老弱病残社会特殊群体救助,孤寡五保对象扶助,困难军烈属扶助,失足者心灵救助,协助其他慈善机构或各社团开展各项大型慈善活动等。 “我市目前注册登记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有18家,玉林市商界志愿者协会登记成立后,可发挥商界成功人士的影响力,希望能把玉林的公益事业拓展出一个新局面。”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科侯昭萍告诉记者,眼下政府对购买志愿者服务的需求逐渐加强,玉林的义工、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资源整合后,可加强信息共享和自身承接政府委托服务项目的能力。 改“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 “从最近的杨六斤事件,我觉得我们的慈善该换个方向和方式了。”讨论中,商界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之一吕波海坦言,过去我们做公益有个误区,就是不断地给弱势群体提供物质帮助,当然这些是最基本的,但这样可能会让人从一无所有到一夜之间变成富有,而缺乏中间的锻炼和沉淀过程,这对受助者来说并非好事,“我们要做开发式的扶助,而不是救济式的扶助。” 吕波海的观点得到很多会员的认同,大家展开热烈讨论,认为对于有行为能力的受助者,与其直接给他物质,不如给他创造机会和平台,让他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去为自己创造物质财富,从而培养和激发他奋发图强的生活信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慈善作为易碎品,最怕矫揉造作帮倒忙。”陈健记认为,中国自古有言:“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在慈善公信尚处于重塑期的今天,如果慈善只是作秀,只为煽情埋单,就成了一种病态,玉林市商界志愿者协会将扎扎实实把慈善公益做成一种稳态的责任,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更多实质性、创造性的帮助。(记者谭伟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