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4-06-16
2014-06-16 第10版:国际关注 【字体】大 |默认 |
伊拉克武装冲突继续

政府军酝酿大规模反攻

作者: 来源:玉林晚报 字数:2709
6月14日,伊拉克政府军和志愿者们一起高喊口号
    新华社巴格达6月14日电(记者尚乐)伊拉克安全部队和反政府武装14日继续交火,政府军夺回北部萨拉赫丁省个别城镇,并正酝酿在北线发起大规模反攻。
    伊拉克东部迪亚拉省警方人士说,伊拉克安全部队和武装分子当天在首都巴格达东北120公里的萨阿迪耶市发生交火,有1名警察和4名武装分子在交火中丧生,另有6名警察受伤。有消息人士说,目前迪亚拉省约60个村庄被反政府武装控制。据了解,过去几天,除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外,还有至少7支反政府武装活跃在迪亚拉省。
    该消息人士说,库尔德武装当天接管了巴格达东北175公里的盖拉塔佩市,伊拉克安全部队此前已从该市撤出。
    消息人士说,伊军直升机当天持续对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附近的反政府武装据点进行扫射。伊安全部队和警察武装当天在提克里特南部15公里处集结,准备对被反政府武装占领的该市发起大规模反攻。此外,对拜伊吉市的反攻据称也正在准备中。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当天在巴格达以北120公里的萨拉赫丁省重要城市萨迈拉发表电视讲话说誓将击败反政府武装。马利基说:“萨迈拉不会是最后的防线,而是收复失地的集结点和跳板。”他表示,志愿者正在赶往萨迈拉,帮助安全部队打击“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人员。
    上周以来伊拉克安全局势不断恶化,伊安全部队与反政府武装爆发激烈冲突,反政府武装10日和11日相继占领重要城市摩苏尔和提克里特,并不断向首都巴格达推进。
    伊拉克闹乱 奥巴马闹心
    怕又掉进伊拉克泥潭 称不会派遣地面部队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2008年角逐总统竞选时,成功塑造“反战”形象,“结束战争,让美国人回家”的口号为他赢得众多选票。而今,伊拉克政府遭遇反政府武装猛烈攻势,受到美军2011年底撤离以来最严重挑战,美军作为伊拉克求援对象,做何考虑?
    奥巴马13日在白宫南草坪发表讲话,称美方仍有多种选项,但不会派遣地面部队,“我们仍需谨慎观察”。
    地面战:伤心往事
    作为奥巴马首先回避的地面部队直接介入,在11年前的那场战事中留下不少教训。
    2003年3月,美国政府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串通恐怖分子为由发动战争。联合国安理会随后通过第1511号决议,授权组成一支由美国领导的驻伊多国部队。
    然而,美国在伊战打响后深陷战争泥潭。在攻打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中,138名美国军人丧生。此后,驻伊美军频繁遭到伊拉克境内反美武装袭击,伤亡人数不断攀升,庞大军费开支也给美国经济构成沉重负担,国内反战呼声不断,布什政府承压,甚至累及其所在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2010年8月18日,美军最后一支作战旅离开伊拉克,象征美军作战行动结束。2011年12月15日,美国正式宣布美军伊拉克任务结束。只是,美军迅速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其许诺的“民主与繁荣”并未降临。另一方面,直至伊战结束,美国指控萨达姆政权的两大罪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串通恐怖分子查无实据,同时驻伊美军虐囚和滥杀无辜等丑闻频发,美国形象大损。
    空袭:长效存疑
    相对直接且收效较快的介入方式在于空袭,这也是眼下最受关注的介入途径。西方国家消息人士称,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已经秘密向美方提议,请求美军考虑空袭伊拉克反政府武装“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据点。
    如果发动空袭,美军可选择战机或无人机,从美军航母和在土耳其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起飞,执行任务。美国国防部13日表示,“乔治·H·W·布什”号航母战斗群已经部署“这一地区”。
    然而,按不少美国安全事务官员说法,“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分散,流动性大,空袭能否精准实施、重挫其长期战斗能力,值得考虑。另外,空袭如果损毁地方基础设施,可能反而助推反政府武装攻势。误炸导致平民伤亡也是美军空袭又一顾虑。
    奥巴马在13日讲话中说,任何军事行动都必须“针对目标、精准”,这也反映出他对平民伤亡和美军被再度卷入伊拉克泥潭的顾虑。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13日也表示,伊拉克局势恶化恐会造成“全球影响”。(据新华社)
   “基地”逆子巴格达迪
    连日来的武装袭击由“基地”最好战分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发起。这支武装的头目是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乌萨马·本·拉丹之后最具实力的“继承人”之一。
    攻城略地
    与“基地”以往零星、致命的恐怖袭击不同,这轮武装行动以攻城略地为目的,带有鲜明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特色。
    这支武装本来是“基地”在伊拉克的分支,曾以“伊拉克伊斯兰国”为名,近年在叙利亚内战中迅速壮大,估计已经吸纳来自全球的7000多名极端分子。
    身为头目,巴格达迪目标明确:要建立一个横跨多国的极端教义王国。为实现这一“宏图大略”,巴格达迪近年来指挥下属分步骤、有策略地展开一系列暴力活动,逐步控制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的不少乡村和城镇。
   “鬼影”难寻
    巴格达迪1971年出生于伊拉克萨迈拉,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时,巴格达迪追随约旦裔极端分子阿布·穆萨卜·扎卡维,投身“基地”伊拉克分支活动。巴格达迪在该组织地位稳步上升。
    随着扎卡维、埃及裔极端分子阿布·阿尤卜·马斯里等头目相继殒命,巴格达迪在2010年成为该组织的一把手。    外界对他知之甚少。巴格达迪是他众多化名之一,曾被误认遭美军击毙。至今,他在外界流传的照片,也是美国悬赏1000万美元通缉时所发布的。
    在叙利亚内战中,“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主要敌手“真主党”武装给巴格达迪取了个外号“鬼影”。
   “基地”组织“熊孩子”
    巴格达迪被描述成一名战地指挥官、谋略家,明显不同于“基地”现任头目艾曼·扎瓦希里等“老一辈”极端分子。
    巴格达迪的彪悍作风却引起“基地”内斗。向叙利亚扩张期间,“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手段残忍,连医生和人道主义救援力量都不放过,引发其他武装力量不满。
    另一方面,巴格达迪野心勃勃,一心要吞掉“基地”在叙利亚的分支组织“救国阵线”,与该组织头目阿布·穆罕默德·约拉尼的矛盾日趋白热化。
    “他是不断试探底线的熊孩子,虽然还和‘基地’总部的‘父母’保持关系,但却令他们头疼不已。”智库兰德公司反恐专家赛思·琼斯说。(综合新华社)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