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秋萍)日前,国家质监总局发布公告: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中文标签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从5月1日起,对华出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境外生产企业,如未按规定办理注册,其婴幼儿配方奶粉将不被允许进口中国。 随着国内对婴儿奶粉行业监管趋严,洋奶粉也将告别鱼龙混杂的时代。近日,记者走访玉城多家妇婴用品店及超市了解到,“洋奶粉”品牌数量逐渐减少,价格方面还未现波动。 新规为“洋奶粉”上紧箍咒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洋奶粉主要有三类:一是原装进口,这种奶粉指的是在原产地注册,其中生产、包装也都在原产地完成;二是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国内分装、贴标,这种奶粉容易存在二次污染;三是国内企业去国外注册一个品牌,奶源来自国外,但生产、包装等全部在国内完成,就是通常说的“假洋奶粉”。 4月30日,国家认监委公布了首批通过进口乳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的进口婴幼儿配方乳品境外生产企业名单,共41家,惠氏、雅培、多美滋、亨氏等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生产企业均在首批名单内。 市场上“洋奶粉”品牌减少 在玉城的多家连锁母婴用品店内,货架上摆放的都是几个知名品牌的进口奶粉,如亨氏、惠氏、雅培等,多是来自欧洲国家的进口奶粉。一位正在店内挑选奶粉的妈妈称,以前孩子都是喝澳洲进口的配方奶粉,最近家里的奶粉快喝完了想再买一些,但跑了几家店都找不到。 母婴用品店的销售员表示,店内多数配方奶粉是采用进口奶源的国产奶粉,而原装进口的并不多,仅有雀巢等少数几个知名的品牌,随着进口奶粉的把关日趋严格,“洋奶粉”的品种越来越少了。 “洋奶粉”价格暂未有波动 进口奶粉新政显然会淘汰一批贴牌的“假洋奶粉”,在一定时期内减少“洋奶粉”的供应总量,那么“洋奶粉”会不会坐地起价? 在一家大型超市里的婴幼儿乳粉专柜,不少国产奶粉都用红色的特价标签,标注着最新的优惠价格,而进口奶粉的价格则比较坚挺,降价促销较少。 超市一位奶粉区的理货员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已在国内某家奶粉代理商的通知里听说了“史上最严”的新规,不过目前超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我们现在卖的奶粉在年初时只调过一次价。”她表示,目前没有接到关于要调价的任何消息。 新规让家长购奶更放心 业内人士表示,国外网站也并不排除有来源不明的奶粉混入的可能,新规实施对境外生产婴幼儿奶粉的企业进行原料、生产、储存、运输及管理等多方评审,合格后再注册,可更有效地控制和评价产品质量,堵住海外奶粉监管漏洞,让习惯购买进口奶粉的家长们更安心。 目前的中国市场基本被几大知名“洋奶粉”品牌占据,不合格“洋奶粉”品牌的退出,将致其他合格“洋奶粉”品牌的扩张,另外还有一些优质的国产奶粉也可能填补“空缺”。该人士提醒,购买进口婴幼儿奶粉时,要查看奶粉罐上加贴的中文标签,如不确定购买的奶粉是否为已注册的企业生产的,可上国家认监委网站进行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