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8-02
2018-08-02 第A04版:文体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四金五银见证习武真情

作者: □本报记者 张钰斌 通讯员 何少凤 实习生 吕金红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605
    7月25日,兴业县城隍镇大西村派出代表团参加“第七届澳门国际武术节暨澳门国际武道大赛”,斩获4枚金牌、5枚银牌和2枚铜牌的佳绩。
    7月29日,记者采访刚从澳门回到城隍镇的7个村民代表时,他们言语间止不住兴奋,纷纷表示“下次有机会,还要在这么大的舞台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长期习武赛场显威
    70岁的老农钟伟强得知自己拿了南拳项目的金牌时,第一时间拨通电话告诉女儿,并让她传达给卧病在床的母亲。
    第七届澳门国际武术节暨澳门国际武道大赛由澳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协会主办,以“崇德尚武、弘扬中华功夫文化”为宗旨,吸引了175个代表团的逾2000名选手参加武术套路、散打和跆拳道等项目。
    今年5月,在得知这一消息时,钟伟强跃跃欲试,然而却为难不已:自己的妻子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老伴知道他的心思后,鼓励他前往参赛,让外嫁女儿暂时回来照顾自己让他安心。
    邻居们知道他要去参赛后,主动帮助他收割水稻、插秧。
    “我习武已有50多年了,能去国际舞台练两手,耕作辛劳就会一扫而空。”钟伟强告诉记者。
    在这次赛事中,受主办方邀请,大西村共派出钟模林、钟伟强、钟琼瑞、梁桂春、梁泽寅、梁远承、梁远汉等7名村民组成代表团参加绝技功力展示、武术套路和健身功法等多项赛事,获得少林石锁功、八卦棍、南拳和关公刀项目的4枚金牌,另外还获得八极拳等项目的5枚银牌。
    7个村民代表身份各不相同,有的是个体经营户,有的以养鸡为生,有的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梁远汉、梁桂春把饲养的数千只鸡提前卖了。
    自5月接到邀请后,为能在大赛上取得好成绩,钟模林苦练自己拿手的功夫“八卦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拿到该项目金牌。
    大西村习武大有来由
    大西村位于城隍镇中南部,至今有740多年历史,至今保存着大量清代风格的古建筑,村里有着150多年的习武传统。
    “我们这地方,毗邻大山,过去经常遭匪患,于是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练武强身健体,保卫家园。”对村里的习武历史,钟模林信手拈来。
    “同治年间,一位名叫汤老顺的和尚逃难此间,将一身武学播于此地,我们村的功夫才真正广为人知。”钟模林告诉记者,汤老顺是少林寺和尚,从广东逃难来到城隍镇莲塘村。
    刚到城隍镇时,汤老顺在一所民居附近用瓦罐煮东西吃。浓烟熏到附近村民,村民就用小石子赶他。但令人惊奇的是,他用筷子夹住了每一块砸向他的石子。于是,村民就请村里武功最好的大相与汤老顺比武,双方约定,谁首先击中对方谁就赢。后来,大相身上的白袍被汤老顺涂满了泥巴,而大相一棍也没击中汤老顺,汤老顺完胜……
    “当时大西村的两粤民团总团练梁绍赞知道汤老顺的情况后,就请他到民团当教头,这就是大西村少林功夫的起源了。”钟模林介绍,大西村的功夫主要由八卦棍、少林拳组成,村里习武氛围浓厚,学武之风最盛时,村里有5个拳馆,每个拳馆的子弟多达数百人。
    “文”“武”相授期望传承
    让钟模林感到焦虑的是,新一代对于武术的热忱远不如他们这一辈了,他担心村里的习武传统到了他这一代会断层。
    今年初,他和几个村民在大西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开设了“传统国学文化武班”和“传统国学文化文班”,主要教授村里的小孩诗歌、武术、书法等一些学校里不曾设置的课程。
    “主要还是由我们这帮人组成的老师团队,每天至少有两个老师在这里值班,免费教授孩子们知识。”钟模林告诉记者,自开班以来,最多时有60多个学生在这里学习,但远还没达到他所期望的程度。
    “假如说,我的小孩不喜欢练武,但是村里还有其他小孩喜欢,我们并不保守,孩子想学我们就愿意教。”钟模林说,“我感觉到,这些东西我们再不去抢救,过几年就没了。我们要通过努力,让新生一代把村里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