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7-24 第B02版:教育园地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像慈母般呵护学生 |
——记容县“八桂优秀乡村教师”曾慧静 |
|
|
|
曾慧静老师在校园里给学生讲励志故事。 |
|
|
|
|
“曾慧静老师对待学生有慈母般的情怀,尽心呵护,热心执教。”暑假前夕,笔者来到容县容州镇中心学校,聊起该校曾慧静老师教书育人的事迹,学校负责人一下子就把她最感人的地方亮了出来。 由于她爱生如子,师德高尚,教学成绩一流,赢得了众多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近年来,分别获“八桂优秀乡村教师”“玉林市优秀教师”“容县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并曾当选玉林市第二届人大代表。 因为热爱 所以执着 曾慧静是1999年8月开始小学教学生涯的,至今已经19个年头了。在这期间,有17个年头是在山村小学度过的。“我爱教育事业,爱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我必须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句话,她不经常说,但却是实实在在这样做的。 她的案头,摆放着各种教育专业书籍和笔记本,白天闲暇时间和晚上,她时而专心研读、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握笔凝思。她苦钻教学业务,但在扑克、麻将面前,却是纯粹的白痴。她说:“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我对教学业务还不够精通,扑克、麻将这些娱乐玩意,就让别人玩去吧!” 曾慧静非常注重接纳新的教学理念。在平时,只要有听课学习的机会,不管多忙,她都会争取参加。“取经”回来后,便将学到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消化吸收,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教四年级作文《校园的风景线》时,她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然后自己去发现、记录、创作、修改,最后在课堂上汇报,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近年来,她上的研究课、汇报课达40多节,共获自治区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玉林市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容县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等20多个奖项。 曾慧静注重教学研究,善于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她是国家级课题《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的研究》、区级课题《关于如何利用班班通提高教师素养和专业水平的研究》的课题组成员,撰写的教研论文《四个结合,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有4篇教学论文在市级比赛中分别获一、二等奖,《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多篇教学设计获得市级一等奖。 像妈妈般呵护留守儿童 人们把教师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曾慧静老师正是这样,将她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农村的孩子。 她任教的班有一名学生叫小陈,平时沉默寡言,课堂上心不在焉,经常不完成作业,好像对什么都不在乎。曾慧静了解,知道这个孩子是留守儿童,没有父亲,母亲在广东打工,小陈跟着外婆一起生活。但外婆年老体弱,身边还带着三个孙子,平时靠买卖废旧维持生活,根本无暇顾及这个外甥。了解了小陈的情况后,曾慧静对这个孩子就特别上心。有一次,值日生报告小陈同学没完成作业。曾老师并没有为此大发雷霆,而是将他单独叫到无人的电脑室与他谈心。先让他在椅子上坐下,然后与他聊起了他的母亲和外婆,聊起了她们的艰辛,她们对他的爱与期望。聊着聊着,小陈同学的眼睛就红润了。最后,曾慧静拿来了几个作业本和几支笔,边递给他边跟他说:“你妈妈不在家,有什么困难就跟老师说,千万别自暴自弃,不然就对不起你的妈妈、你的外婆了!”自此,她开始了对这个学生的感化之旅:经常关心,嘘寒问暖,适时地送他一些急需的学习、生活用品,还经常到访小陈同学的家。在她的感化下,小陈同学渐渐变成了一个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好学生。他说:“曾老师,您真是比我的亲妈还要亲啊!”现在,该生已顺利进入高中就读。 聋哑儿童心中的“曾妈妈” 2015年,曾慧静执教的班转学来了一位聋哑儿童小婷,小婷的父母都到广东打工去了,自个儿跟随爷爷奶奶在山村生活。因为离家远,她每天都是用保温饭盒将中午饭带来学校,留到中午吃。尽管小婷先天听残,又不会说话,但她非常努力学习。曾慧静特别关爱这个孩子,平时经常用眼神、表情或动作对她进行表扬和鼓励,经常让孩子与自己共进中餐,还经常帮她买学习用品。为了让她融入班集体,她经常让同学们拉上小婷一块做游戏,班上举行什么活动也必定让小婷参加。慢慢地,小婷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不管是同学们,还是她自己,都已经忘了她是一个聋哑儿童了。有一次,小婷在作业本中用“好像”造句,她写道:“曾老师好像妈妈一样关爱我。”曾老师批阅时,深感欣慰,她在小婷的作业本中写道:“我愿成为你的‘曾妈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