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6-13 第B03版:报网互动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博白分团小记者探技艺学芒编 |
探访博白芒编的“文化记忆” |
|
|
|
 |
小记者亲眼见证芒编工艺制作。 |
|
|
|
|
芒编是采用野生植物经过造模、编织、上油等编制成的工艺品,它们外形精美,造型灵动,因被打造成各种极具观赏价值的生活用具而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博白,芒编工艺品更是成为老百姓心中的一个“文化记忆”。6月2日,玉林日报小记者团博白分团走进广西博白县新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了解这门代代相传的芒编技艺。 在博白县新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莫承振给小记者们讲述了芒编的历史起源、制作工序、用途等相关知识,增加小记者们对这门传统民间工艺的认识。紧接着,他带领小记者来到芒编产品展示厅,里面摆满了3万多件芒编工艺品,有古朴优雅的吊灯,精美的礼品盒,凉爽舒适的藤椅,更有许多被编织成动物的形状,一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一项历经数年而不朽的技艺创造出来的一件件艺术品令大家目不暇接,看着这些精美的工艺产品,小记者纷纷赞叹芒编师傅们的精巧技艺。 阿姨,这个芒编的材料是什么?编织一个工艺品需要多少时间?你现在做的这个是用什么草编织而成的?来到制作车间,小记者的好奇心一下子涌上心头,开始发挥自身才智,不断向阿姨提问,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知识,阿姨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活动过程中,小记者们还亲眼见证了一根根芒竹变成艺术品的过程。为了能真正感受到芒编的魅力,小记者们还亲自动手尝试编织了一小段工艺品,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小记者们虚心地向老师请教,同伴之间互帮互助,学的有模有样。 此次带领小记者们参观的莫承振,也是博白远近闻名的编织能手,其家族祖传制作的竹编在世界市场上大放异彩。半天的接触学习,他对小记者充满希冀:“博白编织历史悠久,是我们博白人在独特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民间工艺,作为一名博白人,今后,我们要把这门手艺好好地传承下去。”(陈思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