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5-23 第B02版:社会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120生命接力赛,接力路上“故事”多—— |
转医途中,患者四次心跳骤停 |
|
作者:
本报记者 詹丽萍 通讯员 朱新青 黎成生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720 |
|
|
|
 |
5月15日晚上,120急救车在北流返程路上,医护人员抢救患者的情景。 |
 |
5月17日早上,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爬上挖掘机救助伤者。 |
|
|
|
|
在玉林市120急救中心,每天都有急救故事在发生,而我们的医护人员在急救工作中默契配合,为急需抢救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傍晚时分,急救车先后驶向山区卫生院 5月15日傍晚,玉林市120急救中心接到北流市南部乡镇扶新卫生院的救助电话:一骨折病人需要转到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正当救护车在赶往扶新卫生院的时候,120急救中心又接到扶新卫生院的电话:有一心梗病人必须紧急救治。于是,120急救中心马上又派出另外一辆救护车出发。 就在120急救车赶往扶新卫生院的途中,患者因心梗发生恶性的心率失常,还出现心跳骤停的情况,经过当地医生的紧急抢救和用药,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可维持不久,患者再次出现心脏停止跳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内科专家通过远程系统进行指导用药和抢救,当地医生处理及时,患者四次心跳骤停都有惊无险,被医护人员从鬼门关一次又一次地拉回来。 而此时,玉林市120急救中心先后派出的两辆急救车也在以120码的时速向目的地扶新卫生院奔去。 第一趟急救车到达,本是接骨折病人的,可急危重病优先,姚奚良医师、尹源发护师急病人所急,首先对心梗患者进行了评估,并向患者家属说明了途中面临的风险。与患者家属沟通好后,第二趟车的梁东医师、夏贤武护士也出现在病人面前,他们共同把心梗病人护送上救护车后,才对另一骨折患者转运。 返程途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再次救治患者 正当第一辆120急救车返程到北宝公路清水口路段时,发现道路上有一起交通事故。作为急救人员,梁东医师、夏贤武护士肯定不能坐视不理,可想到车上有一位刚刚心肺复苏回来的病人,对于这个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绝不能耽搁时间!梁东、夏贤武果断做出决定,减慢车速,并告知伤者,后面还有一趟120救护车马上到达,同时告诉紧跟在后的尹源发护师,让他们来处理这个现场。 第二辆120急救车上的姚奚良医师、尹源发护师知道前方有车祸,通过共享马上对前面的医护人员说:“你们先走,我们马上到,我们来处理。”他们很快便赶到现场,立即对现场进行评估。事故是一辆小车撞倒了一辆电动车,有一人已当场死亡,另一名患者重伤,神志嗜睡,血压偏低,多处可见活动性流血。姚奚良、尹源发马上对伤者进行止血包扎和开通双静脉通道后,附近卫生院的车刚好赶到,他们和随车医务人员进行简单病情交接后,指导其将伤者送到就近有条件的北流市人民医院先行处理。 而第一辆120急救车,从呼叫出车到手术介入,病人期间四次心跳骤停,每一次都揪着医务人员的心,在来回近180公里的路程中,每一米的前进,都意味增加了患者一线生的希望。第一辆车上的心梗病人安全回到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导管室做了介入手术,植入支架一枚,真正被医务人员从死亡边缘给拉了回来。 下班之前,医护人员接到急救电话马上出发 5月17日6时55分,120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在玉州区南江街道分界村某一工地上,由于挖掘机空调故障,修理师傅正在修理的时候,一块松动的大石头突然滚下来正好砸中挖掘机驾驶舱,导致师傅下肢被压,被困里面。另外,驾驶挖掘机的师傅因在驾驶舱外观看修理,也被砸中手部,虽然没有被困,却也导致了骨折。 眼看就要到交接班时刻,忙了将近24小时的廖志宣医师、李雄威护士、李林大哥立马向事发地奔驰而去。在现场,被困者还在驾驶舱内动弹不得,早已按捺不住地嚷着要出来了。另外,消防战士正在想方设法救人出来…… 经过了解,要想救人出来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说时迟那时快,李雄威已拿着急救箱爬到了挖掘机顶上,并安慰伤者:“别怕,我们是急救人员,有什么和我们说,现在我先帮你输液,给你补充液体,消防战士们也会全力想办法让你出来的,请把手给我!”那一刻,患者彷徨的心终于得到些许安慰。 经过消防官兵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把修理师傅救了出来。这边饥肠辘辘的医务人员和司机大哥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为了能使伤员第一时间可以得到转运和救治,他们坚守阵地。被困者一出来,他们立马将其送往医院,因处理及时,受伤两人均无生命危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