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05-23
2018-05-23 第A02版:玉林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火车头”带动脱贫“加速度”

——记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博白县旺茂镇三清村党总支部

作者: 本报记者 陈明兰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725
    ●新闻核心
    博白县旺茂镇三清村,以前村民主要靠种玉米为生,地越种越薄,人越过越穷;如今的三清村,水中有鱼、岸上有林、山上有羊、棚中有鸽……一条条生态农业产业链,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这一巨变,在于该村党总支部近年来紧紧抓好“目标攻坚、重点攻坚、责任攻坚、盯人攻坚、方法攻坚”五个脱贫攻坚工作,以产业扶贫为抓手,让特色产业精准对接贫困户,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激发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因为在扶贫工作上的突出成绩,三清村党总支部获得了“2016—2017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党员示范带动 开启脱贫致富新征程
    博白县旺茂镇三清村党总支部坚持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主动力,把党员锻造成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助推脱贫攻坚落地见效。
    三清村党总支部开展“专题教育”树牢争先意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在抓实规定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好党员人人为脱贫贡献力量”活动,促使全村广大党员用学习实效促思想转化,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亮身份晒承诺”活动,全村100名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公开作出承诺,纷纷加入脱贫攻坚的行动中来。大力实施党员带头创办领办致富项目攻坚行动,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脱贫致富项目,每个村屯都有党员致富带头人,有帮带能力的党员,每人至少结对帮扶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脱贫先励志”。旺茂镇三清村党总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入户宣传讲解扶贫政策,宣扬先进的脱贫典型事例,提高贫困户对扶贫政策了解,转变贫困户的思想认识和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并不断为贫困家庭开“药方”,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
    党员带头示范,老百姓心里才有底。过去三清村人普遍认为,靠种植稻谷、玉米维持基本温饱问题就行了,导致大片的荒山被闲置。旺茂镇三清村党总支部请来农业专家,对三清村的土质进行检测,认为适合种植砂糖桔。为了早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该村党员拧成了一股绳,村“两委”成员带头试种了200多亩砂糖桔。经过三年的探索,试种的砂糖桔获得成功,亩产达到3000公斤,产值达3万元。通过村“两委”、党员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纷纷加入种植砂糖桔行列,党支部组织党员种植大户为39户贫困户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落实18名党员一对一跟踪帮扶。发动外出创业的党员王文彬、王祥剑回乡种植,如今他们每人种植了130多亩的砂糖桔,并成立了家庭农场,成了党员示范户。
    就这样,在党员带动下,该村种砂糖桔致富的“雪球”越滚越大。如今,全村种植砂糖桔面积达860多亩,成了博白远近闻名的砂糖桔种植示范基地。
    党建扶贫催开“并蒂花”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扶贫产业谁来带动?
    按照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要求,博白县确定“支部引领、产业扶贫、整村脱贫”的思路,聚焦生态种养业,探索走一条“支部+N+贫困户”的精准扶贫路子。遵循这一思路,旺茂镇三清村党总支部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党建+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脱贫成效显著。
    该村成立益农信息社服务站,通过电商平台,主动推介,扩大销路,把三清村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卖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宏苑农牧公司引领,采取“五提供一回收”的方法,提供种苗、饲料、疫苗、技术、鸽笼等,带动贫困户养殖白鸽、羊、鹅、鸡、鱼等,带动50户贫困户脱贫。博白县文彬砂糖桔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流转方式开展种植经营,有16户贫困户入股分红,解决贫困户剩余劳动力25人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三清村党总支部+贫困户+基地种植百香果,有20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分红,解决贫困户剩余劳动力就业,帮助贫困户脱贫。博白县兰英家庭农场是玉林市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现种植有砂糖桔、水稻和蔬菜,其中砂糖桔80亩,带动贫困户30户、妇女45人创业就业,为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
    三清村通过“党建+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催开了党建扶贫“并蒂花”。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