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5-16 第A02版:玉林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打铁还需自身硬 |
——容县人民法院狠抓队伍建设 |
作者:
本报记者 黄剑红 通讯员 梁玉婷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431 |
|
|
|
|
|
|
“队伍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关键在队伍,打铁必需自身硬。”这是“全区优秀法院”——容县人民法院院长尤力常挂在嘴边的话。 近年来,容县人民法院党组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五个过硬”政法队伍建设的指示精神,通过“三抓三促”狠抓队伍建设,打造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纪律作风硬的队伍。 抓思想,促合力,提升队伍精气神。高点定位,凝聚争创意识。提出争创“全国优秀法院”的奋斗目标,以共同目标引领全体干警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动上同向同行,在全院形成团结一致、勇争上游的良好氛围。理念引领,培育“容法精神”。确定“崇法、公正、创新、廉洁”为干警核心价值理念,公正司法、为民司法、廉洁司法。榜样引领,树立“楷模效应”。树立“全国优秀法官”梁东丽先进典型,引导干警学先进、做先进,营造良好的学、赶、超的争先创优氛围。 抓业务,促审判,推进队伍专业化。发挥领导表率作用。院领导带头公开开庭审理案件并参与庭审直播,无论是搞调研、讲党课、写心得,还是接待当事人、参加新闻发布会、对外进行普法活动,都亲力亲为,努力做精通业务的表率。加强审判管理。重点规范庭审活动、裁判标准、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律文书制作、执行行为和日常管理六项工作,建立完善司法规范化制度体系,制定《容县法院简易民商事案件快审速裁管理机制》《容县法院刑事案件快速审理机制》。加强培训练兵。组织干警开办“夜校课堂”“法律讲堂”“业务沙龙”,开展“十大办案标兵”“十大精品案件”“十大优秀示范庭审”“十大精品裁判文书”“十大调解能手”评选活动,促使干警在“赶学比超”中不断提高司法能力。加强调研带动。成立写作兴趣小组,充分发挥“杠杆”效应,以全国、全区法院学术论文比赛为“重点突破”,带动青年干警广泛开展学术调研。2016年,该院荣获全区法院系统第二十七届学术讨论会“优秀组织奖”,是玉林市法院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法院。2017年,一篇学术论文获全国法院第二十八届学术讨论会三等奖,一篇学术论文获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互联网治理与法治发展”主题征文优秀奖。 抓创新,促发展,增强队伍战斗力。建立“法院驻村联动调解办公室”。在广西率先挂牌成立15个“法院驻村联动调解办公室”,推出“院为中心、站有法官、法官包村”的三级法律服务网络。建立“村级远程视频系统”。在法院驻竹山村建立全区第一个村级远程视频综合系统,将科技法庭延伸到村屯,通过高科技与法庭连线,群众不出村便可以参加庭审或旁听。成立“当事人学校”。在法庭设立全区第一个“当事人学校”,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和诉讼指南。建立第三方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由容州镇调解委员会聘任2名退休法官为人民调解员进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此外,引进法律援助中心服务站,以人民法官“站岗导诉”、法援律师“值班坐诊”、服务热线“实时服务”的援助模式开展工作,当事人有诉讼困难需要帮助的可直接在法院寻求解决。创新开展文化建设。该院在五个法庭开展“一法庭一文化”建设,如县底法庭在文化建设中融入反邪教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杨梅法庭在法庭建设中将当事人学校的功能融合其中;院本部因地制宜建设院史文化区、党建文化区、廉政文化区等八大文化区。该院还每年举办一次“文化周”活动,集中开展摄影、书画、演讲、球类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开展读书活动,院长尤力每年向干警推荐2~3本好书,定期出版文化宣传板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