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03-29 第B01版:民生服务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本期主角朱博 主动请缨参加援非医疗队 前往恶疾盛行的国家 |
一年3次染疟疾 都没吓退他 |
|
作者:
本报记者 黄冰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2149 |
|
|
|
 |
当地患者在镜头前竖起拇指,大赞中国医术。 |
 |
朱博(右)与尼方医生合作开展手术。 |
|
|
|
|
3月21日,已结束援非医疗工作回到玉林的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骨关节二科副主任医生朱博,前往南宁参加了2018年援外医疗队工作总结部署会,作为中国(广西)第19批援尼日尔医疗队的其中一员,他在会上受到了表彰。 2016年,国家卫计委发出援非“召集帖”,他主动请缨,并经过层层选拔,光荣成为援非医疗队正式一员,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尼日尔开展援外工作。 高温沙尘暴 他3次染疟疾 2017年1月13日,医疗队从南宁出发,先后在中国上海、埃塞俄比亚转机,15日顺利到达尼日尔首都尼亚美。 在朱博的行李中,除了生活用品、简单的医疗用品,他还特地带了数十盒的清凉油、风油精、蚊香及电蚊拍,在当地非常受欢迎。 朱博回忆道,医疗点驻地房子是新建的,每人一个小套间,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家电齐全,水电供应良好,比之前条件好了许多。原来,这是把以往的尼亚美、马拉迪、津德尔3个医疗点集合成为了一个医疗点,所有队员集中到尼亚美的中国援建尼日尔综合医院工作。 高温、荒漠、贫穷,环境脏乱差、成群结队的乞丐、蚊虫疾病盛行……出发前,朱博早有耳闻,到尼日尔后都真切地体会到了。“当地的气温40多度,没有空调真的不行。”朱博说道。 由于尼日尔处于撒哈拉沙漠南缘,沙尘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朱博第一次亲眼目睹时,颇为震惊,几乎是刹那间的飞沙走石、漫天昏黄。当时他们刚好在外面,面对来势汹汹的沙尘暴,他们奔跑着躲到一个机构的房屋内,天空瞬间变成一片橙黄的世界。 在当地,疟疾盛行,尤其是雨季,每年都有不少人死于疟疾。朱博说,他们队伍共得了25次疟疾,而朱博一年就感染了3次,染了疟疾出现发热、腹泻、头晕等不适症状,吃药后身体虚弱、冒冷汗,衣服、被子湿了又换。“仅一个星期体重就降了10斤。”朱博说,当时有2名队友一直无法好转只好提前回国,而在他们回国的时候,还有队友正打着针治疗疟疾。 当地人大赞医疗队医术 就在这样的环境,医疗队还是快速适应了。当时,中国援建的医院还没有开张,他们就在驻地诊所为大家看病,同时协助新医院启动运行事宜,并参加一些义诊,前线送医、讲课送急救知识等。 用烤箱消毒医疗器械、缺乏无菌设备……朱博真切感受到了当地医疗条件及设施的严重落后。除了急诊,几乎没有新骨折手术可做,来看病的病人,有些伤势超过两个月,有些伤口已感染,不得不锯掉肢体。 有一天,一位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津德尔炼油厂的中国工人找到他们,原来这名工人来到尼日尔后逐渐出现骶部红肿疼痛,药物外涂未见好转,还出现了局部皮肤坏死,溃破流脓等症状。由于不信任当地医院,他心急如焚地找到朱博他们进行治疗,否则只能返回国内治疗。经过朱博的治疗,对方的伤口红肿消退,无明显渗出。“在国内,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病。” 在朱博的手机里,有一张与当地患者的合照,照片中对方竖起了拇指。原来,这是一名右尺桡骨远端骨折病人,找到他之前已经让尼方医生复位打了石膏。朱博发现,石膏位置放反了,而且骨折对位对线差。经过沟通,朱博帮他再复位一次,当时朱博用上了从医院带过去的夹板帮助断端对位对线好。“尼方医生、病人和家属都非常惊讶,觉得这小小的夹板太不可思议,竖起大拇指跟我们合照。”朱博说道。 2017年11月,新医院正式开业。当年12月,朱博终于迎来了在国外的第一台手术,当地一位男患者胫骨骨折前来医治,他通过手术帮助患者复位、打石膏固定。 这一年,医疗队深得在尼中国同胞和当地人士的信赖和广泛好评,赢得了“民间外交官、白衣外交官”的美誉。 临近回国突患阑尾炎 在恶劣的环境中,他们苦中作乐,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感受民俗风情,结交朋友,与在当地的同胞开展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还开荒种菜,“当地的青菜,比牛羊肉还贵,因此从国内带了空心菜、薯叶、芥菜、香菜等蔬菜种子过来。”朱博说,这个国家虽然贫穷,但是当地人很容易满足,对每一棵种植的树苗都细心呵护,筑起围栏保护起来。 2018年2月,他们回国的行程确定了。对家人的思念让他归心似箭,但就在临近回国的时间里,他突患阑尾炎,他的心不由得为之担忧起来。“当地的手术条件不成熟,我担心病情严重需要手术,这样会耽误回家。”这个事,朱博并不敢告诉家里人,怕他们担心。在队友的帮助和照顾下,朱博吊了两周的消炎药,同时带病接待新队员,坚持完成交接工作。 “医院刚开业没多久我们就回国了,有点遗憾。出发前就做好了待两年的准备。”回忆起这次援非经历,朱博感慨颇深。他说,这一年收获满满,大大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能力也有了全方位的提升。“能成为一名中国援非医生很自豪,尼日尔将会是我时常挂念的地方!” 采访手记:朱博援非的这一年,记者与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朋友圈来了解他们在尼日尔的日常情况,认识这个贫穷落后、疾病横行的国家,才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朱博说,他参加援非医疗队的初衷,是想趁年轻时出去锻炼锻炼,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一段不寻常的经历。不折腾,拿什么去回忆呢?这次的经历,将会成为他人生中宝贵的体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