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2-22
2017-12-22 第B02版:社会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65岁以上老人每天可享受“一元爱心早餐”;家长和孩子可参加“书香社区、经典相伴”亲子活动;邻里乡亲在“书香夜话”中享受阅读乐趣……

北流有个“暖心社区”

作者: 本报记者 邱临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2744
在四点半课堂中,志愿者在辅导社区的小学生。
邹明广在和小学生一起做悬浮笔实验。
    “一元早餐”,暖的不止一颗心
    在北流市桂塘社区,93岁的五叔婆每到早上7时30分,便由邻居用轮椅推着来到社区一楼,品尝由志愿者提供的“一元早餐”。在她乐呵呵品尝早餐的背后,其实有着一个小故事。五叔婆90多岁了,在家已很久不吃早餐了,每天的饭量也很少。家人为此忧心忡忡,但任凭家人怎么劝,五叔婆就是不喜欢吃。
    今年5月,邻居告诉五叔婆,社区里有“一元早餐”提供,社区65岁以上老人就可享用。老人本着去看看的想法就去了。没曾想,从此以后,这位已很久提不起兴趣吃早餐,让家人揪心的老人,周一至周五都会按时来社区享用“一元早餐”。现在几个月过去,缺席的只有下雨天。
    难道是这里的早餐很好吃?“一元早餐”又是如何运作的?
    记者带着许多疑问来到桂塘社区。杨绍芳,是社会组织民邦公益机构一元早餐项目负责人。据介绍,一元早餐由民邦公益机构的志愿者采购食材在社区煮好,在周一至周五7时30分至8时30分向社区内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只收取一元钱费用。据杨绍芳介绍,推行一元早餐的理念很简单,由于时代的变迁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儿女为了工作平时与老人不居住在一起,除了节假日,在法定的上班时间里,很多老人其实是处在孤独的环境中。
    于是,在2016年,民邦公益机构在富林社区做起了一元早餐的试点,通过接受社会捐赠,利用社区现有的设施,给这些平日散落在各家各户的老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一大早起来,老人们可以来用早餐,顺便拉拉家常。关键是让老人们走出狭小的空间,让他们相互间喜欢上交流,拉近了社区邻里的关系。
    去年12月,他们又在民乐镇民乐社区推行了这个暖心项目,到今年他们在桂塘社区推出第三个一元早餐项目时,已经运作得相当成熟了。
    不喜欢吃,饭量严重减少的五叔婆被邻居推来时,志愿者发现93岁的她很难进食,志愿者李惠清就用小汤匙喂她,一边家人一样和老人家聊起天来。那次老人勉强吃了小半碗。几天后,老人不但吃得多了,心情也好起来,她笑着说“我在这里有了好多闺女。”
    目前一元早餐爱心行动在北流市中心的桂塘社区的效果最为理想,社区居民都说,这一元钱让大家重回到了以前邻里融洽相互关心的年代。而翻开账本,除了几个爱心企业的捐款,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志愿者们10元、20元的捐款!
    社区的书香,是千年经典相伴
    其实在桂塘社区,自从吸引了北流义工协会、北流市民邦公益协会、北流市中力志愿者协会进驻,成立了北流市志愿服务联盟基地后,像这类暖心事可不少。每周六早上,桂塘社区四楼都会传来阵阵读书声。这是北流义工协会在这里开展的“书香社区、经典相伴”活动。“让参与经典阅读的人读圣贤书、立君品、做有德人,以经典为师,与善友相依,与圣人同行!”书香社区的项目负责人罗茵表示,这是北流义工协会对于这个项目的理念。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先人智慧,蕴涵传统美德。能让一个学龄前儿童摆脱对电视、电脑、手机游戏的依赖,变成一个谦逊懂礼的孩子。
    义工罗茵是经营着两家餐厅的老板,平时工作较忙,两个儿子没时间照顾就送回农村老家。在读书会招募负责人时,罗茵没多想就主动接下了这项任务,“朗读经典有个特点就是亲子阅读,我正好可以陪伴儿子。”于是,从2月份开始每周六“书香社区、经典相伴”活动时,她都会带上周末从农村回来的两个儿子,来到社区带领社区居民一起阅读传统经典。
    现在9个多月过去了,每一期“书香社区、经典相伴”活动学习的人都爆满。“这是大家给我最好的肯定。”罗茵有个强烈的愿望,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因为她感受到诵读《论语》《中庸》《大学》等经典读物,不但能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思维与专注力,让她与两个儿子的感情更亲近了。她本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诵读经典修心养性,增加管理企业的智慧,事业的顺利有助于家庭和谐幸福。社区居民也纷纷表示,对阅读经典的获得感,是他们渴望参与“书香社区、经典相伴”的动力所在。
    科学小达人,孕育着明日智矿
    社区三楼的学生活动中心的四点半课堂,是北流义工协会在玉林市文明办、北流市文明办支持下开展的又一亮点活动。从2016年底开始不定期开展一些备受学生喜欢的“公益小课堂”、“小小科学达人”、“为生命安全铸一道墙”、“魅力健康课堂——口腔健康公益课堂”等课程,让社区的孩子们个个像追星一样关注着。
    “小小科学达人”课程开展中,有一次实验主题是磁悬浮笔,项目负责人邹明广通过故事以及磁悬浮列车的案例导入科学实验课的主题。“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一项科技奇迹,它连接浦东国际机场和城市地铁系统,速度高达430公里/小时。2015年6月日本铁路东海公司再次进行超导磁悬浮高速列车载人实验,创造了时速603公里的世界高铁最高纪录,打破之前580公里/小时的记录……”““老师,磁悬浮列车没有车轮怎么能开得动呀?”……提问像连珠炮一样,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被释放出来。
    这些课程全是邹明广平时上网搜集整理的,邹明广说他的专长是电子专业,动手制作就是自己的强项。很多年前他就了解到科学实验课在很多学校是没有开设的,正好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开办科学实验课,提高社区孩子的科普知识和动手能力。果然,一年下来,桂塘社区的科学实验课对孩子们产生了极大的的吸引力。新松小学六年(5班)的一位学生家长也是一名义工,有次当他把科学实验课活动信息发布到班级家委群时,上课人数限25人报名的活动,硬是来了40多人,“小小科技达人”活动差点成了该班的“专属”课堂!
    为了能让科学实验课更有趣,邹明广平时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更适合孩子们的科学小实验,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找实验材料、找故事。他知道创新课程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学习到知识,还能够拥有趣味,满足孩子好奇心与好动手的天性,提高孩子对整体学习的乐趣。“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他们一样可以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最好的未来。”
    社区在临街建起来的“党群服务小屋”,让居民及过往市民多了一份关怀与呵护;“礼让斑马线”活动,让很多志愿者成为了永不下班的交通协管员;“书香夜话”、“三民书屋”、“电子书城”让居民在家门口、在晚上都能随时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与便利。“社区报务自选超市”里,“健康志愿服务”、“母婴护理”、“青少年培训”、“残疾扶助”、“关爱老人”等,几十个志愿服务内容牌里都加盖上了“已认领”字样。这样一个社区,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和谐、温馨、友善、团结的气氛。桂塘社区的为民服务新思维,正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缩影,更提升着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