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12-22 第A02版:玉林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未命名80 |
|
|
|
|
|
|
(上接A1版)如今,广西银亿现有电池级硫酸镍产能6万吨/年,电池级硫酸钴产能1万吨/年,电池级氯化钴产能1万吨/年,电积镍产能3万吨/年,成为我国重要的镍钴产品制造研发基地。 谋划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格局 在镍盐生产车间,集装成袋的电池级硫酸镍依旧散发着热量,这些绿色的结晶体摸上去感觉就像饱满的米粒。 “我们的产品从萃取后的溶液经过MVR系统的高温蒸发,再到结晶反应釜里边经过冷却,达到我们一定的工艺要求,就可以到我们下面的产品烘干线处理后进行包装。”镍盐车间副主任韦承僚告诉记者。 这些年来,广西银亿积极实施转型升级战略,走向多元发展之路,主动在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链条延伸上寻求大突破。2017年,广西银亿积极实施多个重大转型升级改造项目,新建电池级硫酸镍、氯化钴、硫酸钴、硫酸锰生产系统,改建了离子交换法处理生产废水、锰铜锌综合回收等工程,镍生产综合成本大幅下降到世界镍平均生产成本之下,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以上。 同时,广西银亿实现了对原料中各有价金属的综合完全回收,吨镍弃渣量下降95%以上,吨镍废水产生量下降近90%并实现了达标排放,基本实现了清洁生产目标。广西银亿以环保科技创新、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为目的,主打新能源电池材料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新能源园区和再生资源科技园区,努力实现园区承载项目,项目支撑园区,产业循环发展,加快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转型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的态势。 “我们确立了三大板块的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锂电池基础材料、再生科技、精细化工这三个板块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创新驱动潜能。”张学飞告诉记者。 扬帆向海,与玉林同行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 10月20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玉林市委书记莫恭明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要通过抓好龙港新区的建设,实现玉林经济的向海发展。 从中央到自治区,各级领导对于建设北部湾港口倾注了极大的关注,让玉林的“向海梦”变得不再遥远。而对于广西银亿来说,同样是期盼已久的发展良机。 “企业与地方的发展相依相生。”张学飞说,曾几何时,玉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阻碍发展的瓶颈。广西银亿由于没有便利就近的外贸港口条件,大量进口资源和产品只能舍近求远,选择公路远赴广东等地出海或进口。 对于向海通道的建设,广西银亿有着更为殷切的期盼。“在将来,玉林的向海通道一旦打通以后,企业的经营环境会有极大的优化。我们广西银亿将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大力补足我们的发展短板,从资源、资金、技术这三个方面积极改革创新,努力实现新的5年发展规划所确定的任务目标。”张学飞的话语里充满着自信,“今后我们将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始终要做行业的领头羊,实践银亿精神,为玉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