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11-13 第A01版:要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打造精准扶贫新“样本” |
——玉林市纪委构建“四位一体”模式帮扶纪实 |
|
|
|
|
|
□丘增堂伍泽天 座座新建的民房错落有致掩映在绿荫间、四通八达的乡村硬化路蜿蜒通向圩镇、宽敞明亮的棋牌娱乐室天天响起老人爽朗的笑声、别致的文化广场成了小孩追逐玩耍的乐园……如今的兴业县洛阳镇六九村面貌焕然一新,令人们欣喜不已。 问及如今村庄美、生活好的秘诀,村民抑制不住内心喜悦地说:“多亏纪委同志帮扶得好!” 兴业县洛阳镇六九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2014年定为玉林市纪委帮扶村。三年来,为让该村的老百姓尽快摘掉贫困帽,过上小康生活,市纪委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成功走出了一条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产业支撑、强化治理“四位一体”的扶贫新路子。 精准识别,做到底数清、问题清 “第一书记,是荣誉,更是责任。下去后,要团结村‘两委’干部,摸准实情,找准脱贫路子。”2015年初,市纪委向洛阳镇六九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并向第一书记提出了第一项任务。 任务就是命令。接到出任第一书记的当天,刘建业二话不说,拎起行囊就住进了村委会,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与镇、村干部对全村农户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的比对排查。 历经1个月,比对排查526户2209人,做到一户不漏、一人不漏。按照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的标准,精准识别出贫困人口117户440人,统一实名造册,建立档案。 对精准识别出来的情况,市纪委采取实地察看、座谈、入户访问等方式,组织干部深入细致了解该村及贫困户贫困的原因,并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情况,详细列出该村及各贫困户的需求清单,建立贫困户管理信息台账。 摸清实情后,市纪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反复论证,明确了“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产业支撑、强化治理”的扶贫新思路。决定以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美化“三化”为目标,积极引导村民改房、改厕、改灶,稳妥推进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治理,大力支持通水、通电、通电视建设,开展全方位的帮扶行动。 为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市纪委组织机关干部47人结对帮扶65户贫困户253人;协调兴业县纪委结对帮扶42户155人;协调洛阳镇政府帮扶2户5人。同时,分年度制定了脱贫计划,做到挂图作战,精准施策。 强基固本,戮力扫除“拦路虎” “现在,从我们屯里到镇里10多分钟就到了,早上到镇里卖完青菜回家吃午饭,还早着呢。”六九村白南塘自然屯贫困户周以安深有感触地说,从屯里到六九村委会虽说只有2公里的路,可是往返一趟差不多要1个小时。他说,2016年这条路还没有硬化,外出务工青年开了10多辆车返乡过年,被这条路“坑”了大半天才到家。 群众要脱贫,基础设施得先“脱贫”。市纪委决定先从群众急盼解决的行路难等问题入手,先后筹资67万元,硬化了该村3条烂泥巴路;统筹投入2万元,在卖酒镇通流村至六九村仙塘屯路段建设3个会车点,解决了该路段因路窄会车难问题;投入6万元,从通流路口到村委路段安装了40盏路灯,照亮了百姓门前路。 紧接着,市纪委又统筹投入6.6万元,为社背自然屯建设了篮球场、为塘屋冲群众建设了舞台;投入5万元为村幸福院铺设了地板砖;协调争取“双百工程”经费10万元,用于村委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投入15万元维修了村委办公楼……(下转A2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