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10-29
2017-10-29 第B03版:理论和实践 【字体】大 |默认 |

补短板强产业扬优势

——探讨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作者: 李唐明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2353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基石,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三农”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2017年是全面实施《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起步之年,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各地政府面临的新课题。容县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夯实基础补短板,明确定位强产业,抓住特色扬优势,荣获2016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称号,走出了一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想县域经济加速发展,首先要夯实发展基础,补齐发展短板。近三年来,容县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科技创新不足的短板,下了大决心花了大力气。一是投入3.04亿元,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147个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二是投入11.4亿元,进行工业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三是投入67.34亿元,对县内的主要干道进行提升等改造以及城区道路白改黑,绕城公路、绣江三桥、通用机场、绣江复航等一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逐步形成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四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工程,专利申请1200多件,为容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助力建设经济强县提供有力支撑。五是投入资金168.22亿元进行企业技改,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地方的发展后劲、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明确定位,做大做强做优产业。容县立足于农业主产区定位,用足用好用活上级政策,借助全市发展大产业的有利时机,全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一是出台了《容县沙田柚扩量提质工程实施方案》《容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使用方案》等地方政策,投入财政资金5.14亿元推进沙田柚扩量提质工程、生猪绿色养殖、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保持了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二是重点扶持发展健康食品、林产工业、机械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发挥长寿食品健康品牌优势,推动铁皮石斛、沙田柚等长寿养生产品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食品产业园,扶持黑芝麻食品发展壮大,以黑五类集团为龙头引领全县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广西桂东南现代循环产业园,科学整合以高林林业为龙头的500多家林产企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有实力的木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全县林产工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现由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型;以广西五丰机械公司“粉垄深耕深松机”项目为龙头,将园区重点机械产业联合起来,发展成为该项目的30多个配套产品的配套企业,组建广西农机产业集团,同时,继续推进奥固特机械等项目,扶持雄飞机械、宏兴机械等规上企业做强做优,重振容县农机产业新辉煌;以晶石科技、菱通竞业、雅视科技为依托,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通信设备、数字化产品、集成电路与新型电子元器件,加快发展穿戴式体温计、汽车电子产品和数字化装备制造等产品,带动园区电子信息企业转型升级。2016年,全县健康食品、林产工业、机械制造、新型电子信息等四大产业产值超过了200亿元,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可达到450亿元。三是以“旅游+工业”“旅游+农业”等模式,借助“六个一”优势旅游资源把第三产业做优做强。建成了全区首家工业博物馆——黑芝麻博物馆,容州民国小镇正在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今年重点创建的9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8个示范区已通过专家评审。全县有4家农业产业园获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已建成3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4家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1/5上升到2016年的1/3。
    无商不活,活跃的商贸业能够使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更多的生气和活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周末旅游的兴盛,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旅游产业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容县作为全区第二批特色旅游名县、玉林市旅游龙头县,大力实施“旅游旺县”发展战略,抓住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景区、特色城镇,开展特色活动,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县域经济加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一是出台了《容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容县全域旅游规划(2017-2025)》《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容县加快发展旅游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打造了一批特色景区景点,重点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16个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建成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8家,形成了“天下奇楼·千姿容州”品牌。二是按照“景城同建”的思路,坚持把旧城改造与保护开发特色建筑相结合,把生态城镇、生态乡村建设与旅游服务建设深度融合,把城镇化建设与景区建设同步推进,特色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绣江湖景观工程、容州古城景区和县城夜景成为新的城市名片。在村镇建设上,要求每个镇建设一条特色街,建设一批农业旅游型、生态旅游型、历史旅游型特色乡村,做到村村出特色、屯屯有亮点,形成了满城是景、千屯千貌、宜居宜游的全域旅游景象。三是常态化举办柚花节、沙田柚旅游文化美食节、三月三山歌文化节、国际龙舟邀请赛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积极与央视等主流媒体进行合作交流,进一步打响“天下奇楼·千姿容州”旅游品牌。2016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663万人次,同比增长27.5%;实现旅游总收入60.36亿元,增长29.36%。2017年1月至9月,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564.42万人次,增长10.37%;实现旅游总收入54.6亿元,增长12.34%。(作者系容县人民政府县长)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