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8-31
2017-08-31 第A02版:玉林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农业高科技酝酿环保革命

作者: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111
(上接A1版)共建高架网床12000平方米,并配套了智能喂食监控系统,完善各种治污设施等。与一般的高架网床猪舍不同的是,这里的猪舍不仅较宽敞,还在每个栏舍内还安装了一个智能自动投料机,每头母猪耳朵上都打着一个电子耳标。
    该公司总经理杨朝禄介绍,养殖场主要养殖怀孕母猪和哺乳猪仔,目前共存栏600多头母猪。“每头母猪都带有‘身份证’,这套名为‘电子饲喂站’的智能系统,带有感应功能,会设置好每头母猪每顿的食量,并自动识别每天吃了几顿,还能反馈母猪的身体状况。”母猪耳朵上戴的电子耳标便是它们的“身份证”,在主控室观看监控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有猪没进食,用扫描器一扫描便可知道是哪一头猪,进而检查猪的身体状况是否存在异样。
    “高架网床+智能化饲养”的养殖模式,不仅减少养殖用水和劳力使用,还便于粪尿收集,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污染的问题,降低了养殖成本。
    “互联网+”,推动农业生产信息化
    走进兴业县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的“大脑”——投资290万元建设的“智慧农业”平台,记者的大脑刮起了“风暴”,这个占地面积仅数百平方米的空间,依靠几台电脑,能对总面积达2703公顷产业园所有养殖企业、养殖基地情况实时监控。这是广西首个农业信息平台项目,它利用传感器、硬件、遥感等手段采集农业数据,建立作物生长模型,帮助辖区农民、农业企业规范种养流程、网上销售农产品等。
    这里农业的“玩法”很高级!在春茂横岭养殖场,记者看到,多台高清红外摄像机24小时全方位多角度监控着每一个养殖环节。通过电子监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能查看养殖场内的实时图像,配合信息采集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畜牧畜禽养殖的智能生产与科学管理。
    在江岭黄金桔生态园,灌溉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形成智能、高效、生态的统一管理。智能施肥用药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定时控制、周期控制和手动控制统一。高空架设的摄像头不仅可以看到远景,甚至连每株果树的样子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200公顷的生态园尽在电子屏幕诸多的方格里。“生态园里的温度、湿度如果超过了我们设置的数据,传感系统会自动向控制装置发出指令进行调整。”技术人员介绍道。
    兴业县农业局局长蓝兴源介绍,智慧平台分为品控溯源、综合监控、应急指挥中心三大部分。通过这一平台可实现对种植、养殖及各种农业产品的用药、施肥过程的质量安全检测,实现了产业园种养基地的安全生产监控。消费者、农产业经销商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时观看农产品从种植到采摘、储藏整个生产过程,而农产品只有通过检测才能进入电子交易平台,“互联网+”大大推动了农业产业园农产品的品牌化、电商化。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