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8-23 第A03版:时事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右玉精神”的接力传递 |
|
|
|
|
|
|
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山西省右玉县随处可见半流动沙丘(资料照片);下图为山西省右玉县威远镇治理后的荒沙地,如今已郁郁葱葱(7月24日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71岁的护林员黄金富在山西省右玉县松涛园生态园区巡山,多年来的荒山植树造林把这里打造得郁郁葱葱(7月24日摄)。 扎根还是搬离? 这是60多年前摆在中共右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面前的一张考卷。 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向来是大风口,解放初期林木覆盖率不到0.3%,可谓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曾有到此饱受其苦的外国专家断言,这里不适宜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 “要想风沙住,就得多种树”——张荣怀和当地干部群众经过深入调研后如此作答。 自张荣怀起,右玉县二十任县委书记展开绿色接力,率领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一干就是60多年,林木覆盖率如今已达54%,近2000平方公里荒芜的塞上高原奇迹般变成了绿色海洋。(新华社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