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6-05
2017-06-05 第B04版:万花楼 【字体】大 |默认 |

英雄不问归路

作者: 张立勇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2533
慰问一等功臣龙旭堂(中)。(张翔 摄)
    “探望革命老功臣,访问优秀退役军人”活动结束了,心总是静不下来,五天走访历历在目,有些话哽在喉中不吐不快,于是做一幅幅剪影,聊以安慰。
    一 无名英雄
    “谢谢领导关心,谢谢政府的惦记,谢谢,谢谢…”
    龙旭堂反复说着这句话,经整理后的头发仍然有些凌乱,在保安制服的映衬下显得灰白没有光泽,胸前的一等功勋章十分耀眼。尽管所住廉租房的客厅一下子涌进十几个人,转身都有些困难,他还是努力从厨房搬出切好的西瓜让大家解渴。我听不懂北流白话,站在人群后面看着龙旭堂的爱人介绍情况。同行的作家张惠帮我翻译:她说的是龙旭堂得病也不去医院,从来没有跟别人主动说过自己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获得一等功的事儿。听众多为之欷歔,纷纷与英雄合影留念,同时感叹待遇的不公。龙旭堂呢?始终微笑着回答记者提问,仿佛那些历史仅仅是过去,至于光荣、功勋并不比做小学门卫更重要。
    按照国家政策,一等功臣的退伍战士在优抚安置方面是可以享受比较好的待遇,在解决好部队官兵的后路、后院、后代“三后”问题上一等功臣是重点对象。但是龙旭堂退伍后,无论是在安置上,还是后来在下岗再就业的问题上,都没有主动向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这种甘于平淡、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精神十分可贵。虽然他没有提出他的困难,但他当前的家庭生活困境已经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有关部门主动帮助他解决和改善一些家庭生活难的问题。
    相比之下,立下两次二等功的兴业县代表梁树助则得到了国家较好的优抚安置。探访团成员一下车就看到胸前挂着军功章、一身戎装的他站在门前迎接。据他自己介绍,1980年退伍后被安置在兴业县沙塘镇供销社工作,现在每月仍可领到退休金和各种补贴几千元。
    “隐居”乡下的一等功臣龙旭堂被“发掘”了出来,退休的二等功臣梁树助仍然得到优厚的生活保障,这都证明了一点:国家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为共和国作出贡献的人。
    二 英雄本色
    吴贻德,1931年6月出生,参加过上甘岭、金城前线反击战,荣获过军事训练三等功和前线二等功。讲起战斗故事,老英雄时不时地站起身来,举手投足如临旧日沙场,目光炯炯滚滚晶莹,在场无不动容。坐下时,双臂放在桌面,十指支撑双手,遒劲有力,仿佛仍然握着钢枪!听说至今其右手臂还有3颗弹头,记者们好奇地伸手去摸,硬硬的还在,敬佩顿时弥漫在每个人的脸上。然而英雄本人只是微微笑,大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概。我自己也被这个场景所感动,悄悄写下了:绿军装,军功章,红军帽,脸沧桑,战火硝烟如日常,心中唯念共产党。座谈结束后,民政部门本打算派车把慰问品送到他家里,可是老英雄很坚定的摆手拒绝。在众人惊叹的注目下,这位86岁的老战士缓慢而稳健地把米、油、电磁炉装上电动车,绝尘而去,潇洒至极!
    同样因战致残的还有住在玉林市军休所的陈标,他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头部中弹伤及大脑造成身体右侧上下肢行动不便。当双拥办苏侃文主任对其讲明此行来意并代表市委表示慰问的时候,陈标略显激动,嘴里不住地说感谢的话。苏主任握着英雄的手说:是我们该感谢您,是你们洒热血保家卫国,才换来了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啊!
    三 继续奋斗
    英雄是时代的骄子,战时能战,建时能建,刘承奇就是和平年代的建设英雄。
    刘承奇,博白东平镇平地村人,三代当兵,自己参加过龙州大桥保卫战,退伍后做个体经济,致富不忘众乡亲。1995年担任平地村支部书记时集体债务15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人努力挖掘地方优势,开发就业门路,如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2015年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刘承奇讲,他还要把全村的土地盘活,租住一体化,让每户都搬进标准化的小洋楼,让村民享受市民的居住环境。村委中退伍军人就有三个,百姓相信他们,愿意在他们的带领下走上致富路。刘承奇对退伍兵的身份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军队回来,做人不用教。”多么朴实的语言!这是百姓的心声,是他自己对人民的承诺,更代表了广大退伍军人的决心。
    如果说刘承奇是中年人的代表,那么同样在博白的林宝辉就堪称青年退伍军人的标兵。
    林宝辉,1988年11月10日出生,当别人还在母亲跟前撒娇的时候,他已经成为武警贵州遵义大队湄潭县中队的一名战士,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11年12月义务兵退伍后不等不靠,自主创业,在东平镇办起了石材加工橱柜厂,三年后又办起了家庭农场。如今,他的橱柜厂生意依然红火,家庭农场也一片郁郁葱葱。站在已经有少量挂果的沃柑山顶,宝辉向探访团介绍了自己的远景规划:他要把附近的山头全部包下来,带领村民们一起走新特艺产品种植的路子。一列火车顺着不远的铁路开来又开向远方,那上面仿佛装满了成熟的沃柑。我相信天道酬勤,让我们祝福林宝辉的远景早日实现吧。
    四 别有建树
    军人都是钢筋铁骨么?瘦瘦弱弱,连说话都柔声细语,看外貌谁也不会相信谢夷珊曾经是一位武警战士。然而战士不能用外形来判断,他可是北流走出的文艺战线上的猛将。
    谢夷珊,1990年至1992年在武警广西总队第二支队服役,如今在北流市文联工作,已经是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用天鸟的笔名发表诗作1000余首,出版了三部诗集。
    还有李中华,笔名马路,北流六靖人。1982年10月应征入伍,在海南军区野战部队服役四年,历任战士、文书。1986年10月退伍,退伍后先后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工作,2013年1月自谋职业。在地市级、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诗歌,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北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读他们写的诗会发现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原因在于他们对故乡、国家、人民有着更浓厚的情感。
    访问结束了,短文无法倾尽所有的英雄事迹,他们还有陈德洲、陈健南、姚达安、龚运森、刘国才、罗云飞、杨桂林、黎振裕、覃锡恒、覃才全、吕春棋、陈典中、吕广成、俞东海、刘康祥、唐敬忠、黎寿松、梁兴初、谭庆勇、陈建文、卢思全、梁玉军等。英雄不问归路,奉献不论岁数,干啥都有建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们的军人,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