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5-15 第B04版:万花楼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稻香与她 |
|
|
|
|
|
|
在村子里,无论春夏秋冬,人们都是喜爱稻谷的:春天,喜欢它初萌的嫩芽;夏天,喜欢它青翠的绿波;秋天,喜欢它金黄的果实;冬天,爱它沉睡在黑色土地上的模样,而我妈妈亦是如此。 妈妈常说稻谷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养活了她,也养育了我。因此妈妈总是十分细心地培植着一季季稻谷,就好像在悉心照料着她的孩子。每年开春,妈妈都会拉着我去赶圩,然后扎进一间间种子店里,半天都出不来。妈妈挑种子的时候是最有耐心的,先是听店长介绍,然后再捻起不同品种的种子仔细地端详,偶尔还要与一同在旁购买的乡亲唠唠嗑,交流交流经验。但每当这时候,对于还是小孩子的我显得十分烦闷,因为在店里我总是那么无所事事,而门外街道上摆着的新鲜玩意儿,又总好像在招呼着我过去摸摸它们。所以我常常在店里待不上两分钟,就会揪着妈妈的裤腿央求着她快些走。妈妈招架不住时,都会板起脸严肃地跟我说:“好种子是很重要的,没有好的基础能长出你天天吃的米饭吗?所以要好好挑,你这孩子到底懂不懂?” 选好种子,接下来就是育秧与插秧。我像条小尾巴一样跟着妈妈,我看着她浸种、撒种、育秧等等,甚至于她担着绿油油的秧苗下田时,我都要亦步亦趋地随其身后……如此春去秋来,如今好多细枝末节我都快淡忘了,可我忘不了妈妈细致认真的容颜与她那一句:“对于稻谷,对于土地,乃至于任何能滋养你的事物,你都应认真去呵护,因为它所回馈给你的,总比你所付出的要多。” 在农村,地方很小,人情很浓。谁家稻谷要是开割了,不过半日整村子的人都会知道。人们赶着牛,在路上相遇时都会闲谈:“哎,老李家的稻谷今天割了,黄灿灿的,估计今年收成会不错哩!” “是嘛,是嘛。阿琛家都快割完了,听说有好几十袋,都是实打实的稻米,今年他家不愁吃穿了,哈哈。” “那是,那是,咱们村山水好,自然有好收成,今后大伙都会越过越好的!” “不错不错,呵呵呵……” 秋天的村子在这些简单温暖的话语中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陆陆续续地收割着自家的稻谷,享受着收获的喜悦。农忙的时候,我总是拿着把镰刀跟在妈妈身旁,一刀一刀地割下饱满的稻谷。“哗啦啦……哗啦啦……”稻谷打响的乐曲,像在哀悼自己也像在告别秋天。妈妈割稻谷的手法很熟练,先用镰刀的弯钩把将一簇稻谷拢齐,然后大手一抓,再反手一抓,稻谷们便离开了它们热爱的土地。通常妈妈所到之处,身后总有一簇簇整齐排列着的倒插在秧梗上的稻谷,静静地在土地上等候着爸爸用尖尖的扁担,将它们抬上车、运回家。之后,脱谷、晾晒……仍记得,每每一季新稻打成白花花的米时,妈妈是迫不及待地用它来熬粥做饭,而时光就在那浓浓的米香中悄然流逝…… 如今,我们已搬离村子多年,妈妈也早已阔别了她热爱的土地与那一季又一季不停生长的稻谷,在小镇子里打起了零工谋生计。她再也不能看着稻谷在她手里发芽、抽苗、开花;再也不能亲手插下每年的第一枝秧;再也不能第一个咬开稻谷检验它们是否成熟……而那用新米熬成的粥和饭啊,也变成了尘封在记忆中的美食。 偶尔我们会回一趟村子,妈妈总是望着那些稻田,无论那上面是荒芜的杂草,还是高大的桉树……她都看得痴迷。我想,在妈妈眼里,那里应该生长着一片绿油油的稻谷,散发着淡淡的稻花香,摇曳在她的记忆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