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5-12 第B04版:健康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遵循“四原则” 安心度酷热 |
|
作者:
本报记者 梁智华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653 |
|
|
|
|
|
|
立夏已至,意味着夏天正式开始。伴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烦躁的天气会让人产生一些躁动的情绪。因而,立夏养生就显得特别讲究。 “只要大家遵循以下‘四原则’,安心度过炎热酷暑是没问题的……”玉林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郑文华在记者采访时,就“立夏如何养生”这一问题,给出了诸多建议。 酸淡为主 帮助消化 郑文华介绍,立夏之后,人们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皮肤腠理易于开泄,此时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及药品,比如山楂、西红柿、橙子等,增强消化功能和滋养肝脏的作用,常吃还可降血压、软化血管、保护心脏。 另一方面,随着温度逐渐攀升,人们难免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所以,饮食除要少吃油腻外,可多吃一些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中医认为,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具有除躁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但是,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故体质比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学会调节 适当午休 由于立夏之后天黑得晚、亮得早,人们往往容易晚睡早醒,造成睡眠不足,白天常“打盹”。专家称,13时至15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人易出汗,出汗多散热,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的供血就更为减少,人就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因此,立夏之后,不妨来个午休。 一般来说,午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时间不宜过长。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这样,通过午睡来进行调节,补偿夜间睡眠不足,能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各个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更有利于下午、晚上的工作或学习。 合理锻炼 加快排毒 郑文华告诉记者,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许多人因怕热怕出汗,整天躲在空调房间里,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事实上,适当的出汗可以降低体温,也可以排毒。 立夏时节可以加强锻炼,但运动后要适当饮水或饮温盐水,以补充体液。夏季锻炼身体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以减少心脏负荷。 对于运动的时间,许多人都认为最好选在早晨,且晨练越早越好。其实,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时候,空气并不清新,不利于健身。研究表明,在夏季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 重视养心 戒躁戒怒 郑文华解释,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夏天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容易出现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因此立夏养生首先要“养心”。 心在五行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应,故为阳脏,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并主神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其次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其应虚里,在液为汗,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联系的心功能系统。 夏季与心气相通,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因此,要顺应节气的这种变化,保养心脏。专家表示,此时节,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气血淤积,预防心脏病发作。 郑文华提醒,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多做一些安静的事情,比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以确保心情舒畅,笑口常开。 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特别是中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所以,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