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5-03
2017-05-03 第B04版:文化视野 【字体】大 |默认 |

真武阁是谁建造至今成谜

作者: 秦崇广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744
修缮后重新开放的容县经略台真武阁。
    关于真武阁曾有一个传说。古时候,人们还处于迷信当中,他们住的地方也非常的干燥,稍微不留神,就会引起火灾,造成严重的损失。由于起火多次,他们就开始怀疑是上天的火神与他们过不去。于是就修筑了真武阁赈灾。真武阁就这样建成了,至今保留在广西容县。
    真武阁因为它独处祖国边陲,远离文化中心,在流传下来的书中很少有吟唱,所以一直默默无闻,当时设计的工匠更没有名字记载。真武阁的建造年代、结构原理、是谁设计建造的、怎样建造起来的,到现在都还有争论。人们无法相信这么雄伟而独特的木结构建筑是人力所能建造起来的,于是关于鲁班仙师一夜造阁的故事和民谣,在当地传播开来:“容县有座真武阁,柱脚悬空永不落,相传圣手鲁班造,一夜工夫众人作。”传说当年那位匠师接受了建造真武阁的任务,却很长时间没有招工备料,以致人们都怀疑他是个骗子。终于有一天,他到处给人送槟榔,请人于某月某日来帮忙造阁。那天晚上,突然雷鸣电闪,风雨交加,次日早上雨过天晴,阳光灿烂,人们惊奇地发现,古经略台上巍然屹立起一座雄伟壮丽的高阁,更令人惊奇的是,阁上二楼的四根柱脚竟然都不着地!而答应过帮忙建阁的人,那天早上一觉醒来,都感到精疲力竭,腰酸背痛,好像干了一夜重活似的,人们这么悟到,那位工匠是鲁班仙师,他巧借众人之力,一夜之间就完成了这幢千古杰构。
    1962年5月,梁思成教授在清华大学作“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结构’”的专题报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十几家新闻单位作了专门报道,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1982年3月,真武阁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思成专题报告及论文发表后,真武阁的建筑结构形式震撼了建筑界人士,深闺奇葩得以重见天日,引起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而后,广西真武阁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被国人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美国教授劳伦斯泰勒题词说:“这座建筑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知识、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440多年来,真武阁经历了5次地震,3次强台风,仍安然无恙,是目前江南四大名楼阁中惟一没有进行重修而完整保留至今的一座。
    真武阁是现存的江南四大名楼中年岁最高的“老大”。真武阁的建筑不用一颗铁钉,技术之巧妙奇绝,为世人所折服。真武阁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用近三千条大小不一的南方特有的格木构件,以巧妙的杠杆结构方法,串联吻合,相互制约,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整体。二层楼上,出现了四根头顶千斤,脚不着地的承重大柱,承受着上层楼板、配柱和庞大的屋顶的沉重负荷,这是“杠杆原理”所造成的悬柱奇观,将从底层通到二层的八根通柱,变成二、三层的支点,在通柱上分上下两层横贯七十二根挑枋,这些挑枋像天平上的横杆一样,外面长的一端挑起宽阔的瓦檐,里面短的一端跳起二层的内柱,使它头顶千斤,脚不落地。这种在我国的古建筑中应用较多,而真武阁则用得特别巧妙奇绝。
    440多年来,真武阁像一架精确的天平,经历了多次风暴和地震的考验,被人们赞誉为“天南奇观”“古建明珠”“天下一绝”“容州滕王阁,绣江黄鹤楼”,更有传说是鲁班建造的“神仙楼”。真武阁当之无愧地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江南四大名楼。
    经略台真武阁由于60多年来没有进行大的维修,导致部分瓦面破损漏雨,部分瓦搁、桁条出现虫蛀和霉坏现象,内柱和楼板的油漆也已脱落,真武阁前的经略台灰沙地坪也已出现裂缝,门亭也有不同程度破损。为了保护好这一举世无双的瑰宝,通过容县人民政府的努力争取,国家文物局于2014年拨款92万元对其进行一比较大规模和系统的修缮。是年11月12日,维修工程正式开始。主要是对真武阁瓦面翻新,对整座建筑所有木料构件涂刷桐油;重新修整和硬化经略台地面,修缮前亭及修饰经略台。在修缮过程中,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和施工队伍克服了天冷下雨等不利天气影响,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地开展工作,硬是在2015年春节前夕按设计标准完成了所有修缮项目。
    修缮后的经略台真武阁继续保持原貌的雄姿和举世无双的独特建筑风格。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座古老的建筑显得更加雄伟庄严和光鲜亮丽,也进一步焕发出其青春活力和更加受到游客的青睐和爱护。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