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7-04-25 第A03版:时事新闻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全球首个机器人记者与科技大咖“失控”对话 |
|
|
|
 |
4月24日,机器人佳佳(中),佳佳开发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小平(右)通过网络与科技观察家凯文·凯利对话。(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
|
|
|
|
据新华社合肥4月24日电(记者 黄堃 郭爽)中国智能机器人佳佳24日作为新华社特约记者越洋采访了美国著名科技观察家凯文·凯利。这是全球首次由高仿真智能机器人作为记者与人进行交互对话,专家认为具有标志性意义。 “佳佳,你能唱首歌或放段音乐吗?”大洋那边的凯利通过网络视频提问。 “你可以自己找啊。”身着中国传统服装的佳佳用流利的英文给了个俏皮回答。 “你喜欢我吗?”佳佳问。 “是的。”凯利回答。 “我也这么想。”佳佳说。 …… 这些对话完全没有经过事先设计。身为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人的凯利多年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接受机器人采访的条件之一就是不控制对话内容。套用凯利那本预言科技发展的著作《失控》的书名,对于机器人佳佳的开发者团队来说,这是一场“失控”的对话。 “就我所知,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机器人记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巴特·塞尔曼说,“这可以帮我们认识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的未来。” 中国科技大学研发的中国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佳佳诞生于去年4月。佳佳的外形面貌源于在中科大女生中征集的形象模特,皮肤使用了高级仿生材料,说话时会张嘴,还会点头、转动眼珠等,初步具备了人机对话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躯体动作搭配、大范围动态环境自主定位导航和云服务等功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说:“这次人机互动由新华社策划推出,对于未来的新闻采访,乃至广义的内容生产,可能具有某种标志性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