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4-13
2017-04-13 第C04版:法制与道德 【字体】大 |默认 |

唱响主旋律,培育好网民

作者: 李金玲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87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强调培养全党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发动全社会参与网络安全维护,培育中国好网民。培育好网民,就要大力引导公民站在忧党忧国忧民的高度主动维护网络安全,不盲目、不盲从、不盲动,争做中国好网民,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创建良好网络舆论环境,构筑网络安全坚固长城,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政府要引导网民理性发声,正确使用网络媒介。网络让“人人手握麦克风”,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更加快速、便捷地流动,使信息出现碎片化、虚实相间性、杂质化等倾向。所以要引导网民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理性发言,预防混乱传播网络信息。同时,引导网民独立思考、讲究实证、理性发声,以社会道德与法规为底线,做一个理性的自媒体人,这是中国好网民应有的网络发声标准与立场。
    公民参与网络活动、发布信息的首要要求就是正确使用网络媒介,也就是说公民在利用网络媒介时要严格遵循一定的伦理和法律规范,预防对媒介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网民要诚实可靠,应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应避免伤害他人;网民要公正并且不跟从任何歧视性行为,要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秘密。
    政府要不断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在社会上形成人人注重安全、人人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加大网民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传授网络安全知识;强化实践锻炼,让广大网民通过互动体验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有效提高网络安全技能。
    网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促使网络安全知识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头脑。要通过课程教育、安全竞赛、技能培训以及公益活动等方式使孩子从小接受网络安全教育,知安全、学安全、懂安全,尽早养成良好上网习惯;组织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活动,将网络上的暴力恐吓、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铲除,使青少年获得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
    法治的天平上不存在特殊公民,网络空间里也没有法外之地。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还要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坚持维护网络安全底线,坚持唱响时代主旋律,大力培育好网民。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