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4-13
2017-04-13 第C02版:财经 【字体】大 |默认 |

我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获突破

作者: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916
    本报讯(记者 李小军)近两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人民银行玉林市中心支行会同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逐步破解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五大难题,开启了金融支农工作新篇章。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市3个试点县(市、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12145万元,同比增加6571万元,增长117.89%。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我国最新的农村金融政策,指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作抵押、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承包方农户或农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2015年末,玉林市的玉州区、北流市、兴业县获批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
    配套并行,破解贷款开展难题。我市相继出台了《玉林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玉林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细则》、《关于开展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试点工作的意见》、《玉林市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等多项配套规章制度,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玉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业主提供了承包土地经营权鉴证、抵押登记等一条龙服务。
    先行先试,破解农地价值评估难题。我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组织金融机构代表、评估机构代表和广西评估师行业协会专家编制了《农用地估价标准体系》,为中介机构开展农村产权评估业务提供了明确统一的规范和行业标准,保障农地经营权顺利实现融资功能。
    多种模式,破解贷款抵押难题。经多方探索,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摸索出多种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操作模式:直接抵押,仅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及地上定作物、建筑物)抵押;“承包土地经营权+其他抵押物”抵押;“承包土地经营权+担保保证+保险”;多种抵押模式大大拓宽了农业经营业主的抵押融资渠道。
    政府主导,破解信贷风控难题。在市政府的主导下,我市建立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的风险保障机制,大大提升了金融机构的放贷保障。
    积极探索,破解抵押物处置难题。我市努力探索,初步形成了贷款重组、按序清偿、协议转让、交易平台挂牌再流转等多种抵押物处置方式,解决了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