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7-02-16
2017-02-16 第A02版:玉林新闻 【字体】大 |默认 |
越过大海去寻你

澳大利亚华人女孩北流寻亲

作者: 本报记者 张钰斌 实习生 欧菊婵 来源:玉林日报 字数:1940
国冰在妈妈和三个哥哥的陪伴下回到了家乡北流市。
国冰的养母和北流福利院门卫黄海交流当年捡到国冰的情况。
国兵第一次吃到家乡的云吞。
    事隔10年,许多记忆都已经被冲淡了,但那份根植于血缘的情感在呼唤。“妈妈,我想回去寻找亲生父母。”这个11岁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De Anne一家人的支持。
    2007年,澳大利亚女士De Anne与她的爱人,通过与澳大利亚的一家机构联系,收养了北流市福利院的一个小女孩,名叫国冰。如今,国冰11岁了。
    他们的寻亲会很久。从目前情况来看,他们掌握的线索十分有限,如果亲爱的读者您掌握有相关线索,请与本报新闻热线联系,让我们一起帮助小女孩国冰,圆她的寻亲之梦。
    让孩子知道故乡在哪,对她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国冰,这是北流市福利院给这个小女孩起的名字。养父母后来给她起了英文名Eva。我们在北流市见到国冰的时候,她显得很害羞,将脑袋埋进De Anne的怀里,或不时地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脸。
    当年,第一个发现国冰的,是北流市福利院的门卫黄海。如今,他对当年的印象已经不是那么清晰了。“那几年经常会有小孩子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大概是一个晚上吧,我听到有小孩的哭声,随即出来看看,然后报警。”黄海告诉记者,当年常有小孩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当时他24小时值班,所以许多弃婴都是他第一时间发现的,“有时候,看到小孩被遗弃在这,我会故意等一下。有些父母会不忍心,又给抱回去了”。
    “当时,她很瘦小,只有两斤多,很漂亮的一个小女婴。”同在福利院工作的黄海的爱人告诉记者。在De Anne收藏的一份《法制快报》的复印件上,我们看到一则《查找弃婴儿童生父母公告》,里面刊登着北流市福利院9名弃婴的信息,其中关于国冰的信息是:“2005年10月11日,在北流市光荣院门口捡拾到一名女婴,2005年10月8日生,入院时姓名不详,福利院取名为:国冰。”
    这次,De Anne是和她的三个亲生儿子,再加上国冰,一家五口人来到中国的。事实上,他们在两个月前就开始做准备。国冰的三位哥哥先后在各个网站上发布信息,希望能够借助更多的力量帮助他们寻找;而为了来中国,他们读了大量的书,使用旅游软件做好来中国行的攻略。“帮她找到亲生父母,也让她知道自己是在哪出生和成长的,知道了自己的根在哪里,让她重新回到出生地走走,她心里就会多一份安全感,我们觉得,这样对她的成长是有益的。”国冰的大哥Olivev告诉记者。
    2月9日,他们从澳大利亚坐飞机到北京,之后飞往西安,在西安玩了几天。2月14日,他们飞往南宁。2月15日早上,他们匆匆地从南宁包车奔赴北流。
    国冰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妹,被一对英国夫妇领养
    在北流市福利院门口时,记者看到国冰紧紧地抱住她的妈妈De Anne,而当我们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她又表现出一种不舍。
    采访过程中,记者尽可能地向De Anne咨询当年领养国冰时的一些细节。记者了解到,国冰还有一个双胞胎的姐妹,只是不知道他们两个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当年,De Anne和一个马来西亚华人结婚后,由于丈夫是中国人的原因,便产生了收养一个中国女孩的想法。2007年2月22日,他们成功领养了国冰。
    “当时,她还只有十六个月大,表现得异常安静。不会说话,站不稳,只是会爬。”De Anne告诉记者,回国后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雅虎的一个论坛里看见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女孩跟国冰有着极其相似的面容。
    “我以为会是国冰,但一看又不是。也是从同一个地方领养的,会不会这两个小女孩是双胞胎?”De Anne猜测,她便通过邮件与那个家庭联系。大约在半年后,他们两家人在伦敦见面,并进行了DNA验证,结果证实这两姐妹确属双胞胎。
    “10岁的时候,国雪(居住在英国的另一个女孩)来到澳大利亚,两姐妹一起度过了她们的生日。”De Anne告诉记者,两姐妹一共有四次会面,分别是在国冰3岁、5岁、10岁、11岁的时候。
    就想告诉孩子的亲生父母,她过得很好,我们很爱她,她也很爱我们
    De Anne告诉记者,因为是双胞胎的缘故,国冰两姐妹外貌会与亲生父母有很大相似度,所以希望通过媒体,能够寻找到自己女儿的亲生父母。说着,她轻轻地拍了一下国冰的脑袋。“我就想告诉孩子的亲生爸妈,国冰现在过得很好,我们很爱她,她也很爱我们。领养到这个孩子是我们的福运。”
    记者与De Anne道别时问她何时再带国冰回北流,De Anne特意说了:“I do not know,but we will come。”翻译成中文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但我一定会再来。”
    (特别鸣谢寻亲志愿者梁楷明先生一家的热心。)
    (本报记者 张翔 摄)
   
 
地址:广西玉林市民主中路6号 玉林日报社
电话:0775-2820239
Powered by:玉林新闻网
 
玉林新闻网